5月27日,由安徽博物院、中國科大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主辦,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考古與文博研究生支部、中國科大學生科普協會承辦,唐仲英基金會、青年學者聯誼會協辦的“稽古揆今: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館進校園主題活動在東區美食廣場順利舉行。
本次館校合作的展示環節主要由《考古與科學》課程的研究生策劃設計,包括“中國家兔起源考證”“新石器晚期祭祀彩石的多種譜學方法研究”“龍盤鷹飛凌家灘”“楚韻皖風——皖北青銅的鑄造工藝和金屬資源流通網絡初探”“凌家灘玉龜玉版之謎——現存最古老的實物宇宙模型?”“春種一粒粟——淮河上中游地區史前稻、旱混作模式的形成、發展與區域差異”等10個主題展板。
活動由展品講解、知識競答、傳統游戲等環節組成。有趣的游戲互動和安徽博物院提供的精美文創獎品吸引了眾多師生的關注,在體驗傳統游戲魅力的同時,也加深了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現場組織活動的科大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同學及安博老師
“稽古揆今”博物館進校園活動在我校已經是第三次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館對于構建美好生活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博物館是我們所共有的社會結構中值得信賴的機構和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處于獨特地位,能夠創造連鎖效應,促進積極變革。博物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從支持氣候行動和促進包容性,到應對社交隔閡和改善心理健康。在國際博物館日,“稽古揆今”活動實現了博物館與教育互動,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作用,為博物館與學生之間搭建了溝通平臺,讓師生足不出校就能參與博物館活動,感受博物館的魅力和中華文化的深遠內涵。
活動回顧視頻
合照
活動策劃
《考古與科學》2024春季學期全體同學,排名不分先后
(丁悅穎、曹瓊文、劉柯巖、楊圓、董慧弘、閆子晗、王玖玲、韓雪穎、吳佳儀)
考古與文博研究生黨支部
張怡文
指導教師
范安川
照片拍攝
曹瓊文、王玖玲、田浩云
本文撰稿
吳佳儀、蒙柳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