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12月2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天文系、天文愛好者協會、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管理處共同在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行大型考古天文科普學術活動。新華社、央博網及蔻享學術等多平臺在線直播,累計在線觀看超過百萬人。
12月22日上午,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何長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文物保護處處長楊益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葉潤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特別助理朱燦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展規劃處副處長李雅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執行院長石云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執行主任鈕衛星,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闞青鶴,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何俊,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卿,含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思嘉,含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汪媛霞,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管理處主任唐軍等出席凌家灘遺址科技考古合作簽約及座談會。
會議積極響應安徽省建設凌家灘文明探源工程的號召,就共建凌家灘考古文化發表意見。共同提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要發揮科技史與科技考古學科的特色優勢,助力安徽省新文旅事業,從考古研究、文物項目、申遺、文化宣傳、科技賦能等方面積極推進。
12月22日上午,同步開展了凌家灘遺址直播云游環節,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講解員賈蕾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青年教師潘鉞同邀線上觀眾漫步凌家灘,講述凌家灘考古挖掘的過程及先民器物構思之精巧。
12月22日下午,在凌家灘學術報告廳開展了專家直播講座,吳衛紅教授分享了凌家灘考古工作,帶觀眾領略凌家灘玉石文化的精美。
鈕衛星教授向觀眾展示了天文學作為生存技能對古代先民的重要意義。
石云里教授從天文學角度解讀了凌家灘玉器中獨特的天文含義,探索古代文明中的星空密碼。本次活動結合天文學的知識,對凌家灘玉器進行了全新的解讀,帶觀眾領略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引發廣泛關注,取得圓滿成功。
線上直播精彩瞬間
活動現場參會領導及科大師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