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清暢,秋陽明朗。11月1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主辦,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校史研究項目組承辦,學生校史研究協會協辦的“《錢臨照傳》編研座談會”在中國科大專家樓會議廳召開。錢臨照院士的女兒錢平凱以及二十余位來自國內外的錢臨照院士同事、學生代表共聚一堂,共同緬懷錢臨照院士對我國科學和科學教育事業以及對我校的建設發展所作的貢獻,并就如何更好地推進《錢臨照傳》編研項目展開深入交流。中國科大黨委副書記、黨委宣傳部部長鄧建松,校長特別助理朱燦平,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關曉武,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實驗室主任陳延鋒,科大老教師代表程福臻、張永德,錢先生指導的博士生姜曉明等參加會議。
錢臨照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院士),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和科學史學家,對我國晶體學、電子顯微學、科技史等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奠基性貢獻,在中國科大二次創業中居功至偉;他是中國物理學會創始成員,長期擔任該學會組織領導工作,一生經歷曲折、學術交往極其豐富,他的生平經歷是觀察中國現代科學發生與發展的不可多得的重要線索,是中國近現代科技史、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課題。《錢臨照傳》的編研工作經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批準,被列入了中國科學院學部院士傳記項目,也是中國科大校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會議現場
開幕環節由會議由中國科大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和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執行院長、校史項目負責人石云里主持,鄧建松、錢平凱和朱燦平先后致辭。鄧建松對前來參會的錢平凱女士和全體嘉賓表示歡迎和感謝,代表校黨委向錢臨照院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希望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能夠積極建言獻策,為《錢臨照傳》編研工作貢獻智慧和力量,將《錢臨照傳》編成為一部為人所認可,對于推動科技教育事業具有重要意義的科學家傳記。
鄧建松致辭
錢平凱感謝主辦方和參會嘉賓對父親錢臨照院士傳記編纂的支持,她深情地回顧了錢臨照院士的生平和經歷,講述了他在民族正義、國家大義和事業推進上所表現出的剛毅,在和與同事、學生和家人相處中所流露出的仁柔,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錢先生剛柔并濟的人生品格和濃郁熱烈的家國情懷。
錢平凱致辭
朱燦平代表包信和校長熱烈歡迎并衷心感謝現場出席會議的專家學者,并以中國科大1979級學生的身份,回憶了錢臨照院士與科大的幾個感人至深的瞬間。他指出,科大現在的成就離不開錢臨照院士的奉獻;在新的時代,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需要大力傳承,學校將大力支持這項工作,并預祝《錢臨照傳》早日編研成功。
朱燦平致辭
《錢臨照傳》主筆人、中國科大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兼職教授胡升華匯報了項目情況和進展。他從編研工作的意義出發,介紹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資料準備,提出了研究工作有待加強的六點內容以及編研目標和內容設想。
胡升華作項目匯報報告
開幕式結束,與會人員移步瞻仰錢臨照院士銅像并合影留念。
參會人員在錢臨照院士銅像前合影留念
隨后的座談依次圍繞“錢臨照先生的思想、風格、品德與貢獻”以及“錢臨照先生與中國科學”兩大主題展開,分別由胡升華教授和錢臨照院士學生、廣州市教育局原局長華同旭主持,朱清時院士參加了座談。參會嘉賓依次發言,結合自身經歷,回憶與錢臨照院士相處的動人往事,講述錢臨照院士對自身的幫助以及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對中國科大乃至國家所作的貢獻,表達對錢臨照院士的懷念、感謝和敬意,同時就《錢臨照傳》的編纂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見和建議。
朱清時參加座談會
嘉賓們認為,作為一位教育家,錢臨照院士將本科教育放在大學工作的首位,主張應該讓最好的教授承擔本科生基礎課的講授,強調實驗課的重要性,年屆七十仍站在本科教學的第一線,還親自登上旋轉裝置為學生演示角動量守恒。作為一位科學家,他對學科的發展具有獨到的前瞻性眼光,并在幾個重要學科和實驗室的規劃與建設方面得到具體體現。作為一位科學史家,他以《墨經》研究開創了中國古代物理學史的當代研究,同時也以身體力行的工作為中國科技史事業的建制化過程以及中國科大科技史學科的高水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一所大學的管理者,他擔任中國科大副校長期間,盡心竭力發現人才、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在“教師回爐班”、少年班和CUSPEA等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對中國科大堅守合肥、取得第二次創業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值得深入挖掘和大力宣傳。錢臨照院士人生足跡不僅限于科學界、教育界,還涉及很多社會活動,因此在傳記撰寫中需要做好頂層設計,要注重將錢先生的生平融入二十世紀的時代背景,提煉出他的思想及其對當時國家科學和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傳記撰寫中不僅要把科學界作為其目標讀者群,還應該考慮更大的讀者范圍,使他的生平事跡能夠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影響。與此同時,又要避免對他這樣的歷史人物的臉譜化的描述,而要力求平實、真實、生動,體現出傳主的個性,讓讀者了解到一個立體的、有血有肉的錢先生。
會議在一整天熱烈的討論中進入尾聲,錢臨照院士指導的首位科學技術史博士黃世瑞教授捐贈了他所收藏的錢臨照院士通訊信件的復印件。在最后的總結中,石云里對參會領導和嘉賓表示了衷心感謝,表示將為《錢臨照傳》和校史研究工作做好服務,希望《錢臨照傳》成為中國當代科學家傳記中的一個亮點。
(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