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下午,由心理學系主辦的心理學前沿論壇第23期在人文學院317會議室舉辦。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畢重增應邀作題為《基本維度對生命意義感及其變遷知覺的解釋作用》的精彩講座。心理學系全體教師和部分研究生線下參會,心理學系執行主任孔燕教授致開場詞,對畢重增教授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到中國科大表示熱烈的歡迎和真誠的感謝。
講座伊始,畢教授結合近些年來發生的“天門山事件”和“服毒事件”引發出人們對生命意義的反思,意義感的消解在當今工業化的時代變得尤為突出。這既是一個個體性問題,也是一個社會議題。圍繞著能動性和社群性的基本維度框架,畢教授探討了個體能動性與社群性對意義感的影響,以及知覺社會變遷對意義感的解釋作用。研究結果表明,能動性主導生命意義感,提升能動性增進了個體的生命意義感,降低社群性有損個體的生命意義感;生命意義感在時間維度上呈下降趨勢;但在人們的主觀認知里,過去與現在中國社會民眾的生命意義感水平相當,且人們對社會變遷的認知解釋了其對生命意義的主觀判斷。最后,畢教授指出,面對意義困境,回歸生命最基本需要,實現個人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在溫暖的世界里成長。
畢教授的精彩講座引發在場師生的熱烈討論。張效初教授針對未來預期的測評結果的可行性進行提問,引起了在場老師關于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觀的討論。在場師生暢所欲言,受益匪淺。近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及討論,激發了大家對生命意義的強烈興趣和深入思考。
最后,孔燕教授代表心理學系全體師生對畢重增教授的精彩講座再次表示感謝,并表示希望能與畢教授團隊建立常態化的交流機制。
報告會之前,心理學系黨支部書記徐曉飛副教授陪同畢重增教授參觀了校史館和少年班學院。安徽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滕瀚教授參加了報告會。
心理學前沿論壇,作為心理學系三大品牌論壇之一,旨在通過和國內外知名學者的互動,分享心理學前沿研究熱點,以及心理學科在社會關切問題上的應用,積極促進具有科大特色心理學科的構建。
畢重增,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心理學家。主要從事自信、社會認知、消費行為等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受聘擔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心理科普創作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時間心理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文化心理學專委會、心理學質性研究專委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文化心理學專委會、人類智慧心理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社會心理服務專委會委員;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心理學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區心理學服務與研究中心副主任,CSSCI集刊《社區心理學研究》常務副主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4部,獲省部級獎勵5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
(心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