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下午,由心理學系主辦的心理學前沿論壇第十八期在南區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317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徐桂鳳應邀做題為“生命歷程視角下的發育行為障礙流行病學研究”的精彩講座。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的師生踴躍參會,心理學系主任助理何曉松致開場詞,對徐桂鳳教授及其團隊一行8人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發育行為障礙,包括孤獨癥和多動癥等,往往童年期就有明顯的行為表現,相關癥狀和影響會持續到成年期。徐桂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兒童發育行為障礙的流行病學與臨床研究,從“生命歷程健康發展理論”和“生物-心理-社會理論”出發,聚焦兒童發育行為障礙(孤獨癥譜系障礙-AS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學習障礙、抽動癥等),并從病因和生命早期危險因素,流行病學特征和長期健康結局以及預防干預三個方面詳細展開。
徐桂鳳教授指出,在成因與危險因素方面,可以分為引發兒童發育行為障礙的因素有很多種,包括環境、基因、個人特質、心理狀況、相關疾病、以及神經學相關因素等,其中食物過敏、童年不良經歷等都可能誘發ASD、ADHD、以及其它發育行為問題的風險提高。
在流行病學特征方面,ASD的患病率持續增加,ADHD的患病率在20年的時間內從1997年的6.1%逐步攀升到2016年的10.2%,基于ASD和ADHD的患病率顯著升高。
在長期健康解決方面,兒童發育障礙行為會導致成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高、以及煙草和電子煙使用的增加。其中肥胖和ADHD患者有顯著相關,而導致的因素可能是由于食物成癮的傾向,進一步需要探究病理生理機制(慢性炎癥、內皮功能障礙、脂質亞組分代謝異常等),從而評估心血管健康指標(BMI、血糖、血脂、血壓等)。
討論環節,徐桂鳳教授幽默風趣的風格,激發了師生們的強烈興趣和深入思考,大家積極互動,就嬰幼兒診療的倫理問題、人格測評如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實施等話題展開了深入而熱烈的討論。徐桂鳳教授團隊和心理學系師生還就下一步可能的合作方向和合作方式達成了初步意向。
心理學系執行主任孔燕教授做總結發言,她代表心理學系全體師生對徐桂鳳教授的精彩分享再次表示感謝,同時,建議雙方建立常態化的交流機制,共享實驗設備,并歡迎徐教授團隊成員隨堂聽課,以共同促進團隊建設。
心理學前沿論壇,作為心理學系三大品牌論壇之一,旨在通過和國內外知名學者的互動,分享心理學前言熱點研究,以及心理學科在社會關切問題上的應用,積極促進具有科大特色心理學科的構建。
徐桂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博導;中科大附一院兒童心理與發育行為中心負責人,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計劃青年項目獲得者。醫學碩士、發展心理學碩士、流行病學博士、發育行為兒科博士后。美國行為分析協會認證行為分析師,美國愛荷華州注冊行為分析師。美國嬰幼兒母嬰互動視頻親子依戀評估臨床資質。美國學前兒童課堂質量觀察評估者資質。親子依戀“安全環路”項目父母助導。國際中級心理治療師,經手兒童心理、發育行為障礙及親子養育咨詢案例7000余例。曾先后工作于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0-3歲,美國國家嬰幼兒和家庭中心”、美國愛荷華大學兒童醫院發展與障礙中心、精神科、以及親子依戀與神經發展實驗室。著有親子養育科普書籍《徐徐道來—做一個懂孩子的媽媽》,獲安徽省科普作品二等獎。2022年建立中科大附一院兒童心理與發育行為中心,診療方向:兒童行為發育障礙,包括孤獨癥、多動癥、抽動癥、特殊性學習障礙等。
(心理學系吳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