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人文學科發展研討會在東區物質科研樓三樓會議室召開。來自教育部、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多位領導、專家和業界代表應邀出席會議。在校校領導,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公共事務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及學校各職能部門負責人與師生代表參會。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鄧建松主持。
校黨委書記舒歌群領學了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2018年8月21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2021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等重要論述。
包信和校長代表學校致辭并介紹我校科技人文學科發展總體思路。他強調,中國科大人文學科的發展,要充分發揮中國科大基礎科學和高新技術的優勢,著力發展出圍繞科學技術、融合科學技術和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以“科”字當頭的新型文科。他表示,經過多年的積極努力,我校人文和社會科學學科群建設已初見成效。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對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等優勢學科的建設;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做強科技傳播和科技哲學等傳統學科;依托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實現心理和認知學科的創新發展;與科大訊飛強大的應用語言平臺結合,實現語言科學的重大突破,從底層加深對自然語言的理解。最后,包校長感謝各位專家、嘉賓長期以來對中國科大特色文科建設給予的關心和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幫助和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科大會辦成具有科大特色、科大風格和科大氣派的新文科。
副校長傅堯宣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時代科技創新思想研究中心成立文件,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黨委書記郭傳杰、校黨委書記舒歌群、校長包信和、中國科大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周忠和共同為兩個新設機構揭牌。
校文科建設辦公室主任杜少甫、管理學院執行院長葉強、公共事務學院執行院長魏玖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劉立、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執行院長石云里分別從科大特色文科推進舉措與建設成果,各學院組織架構、學科概況、師資隊伍、科研平臺、科研成果、人才引進、發展目標等方面向與會領導、專家做了專題匯報。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主持自由座談環節。與會領導、專家紛紛對中國科大特色文科發展建設成果表示肯定,大家圍繞“中國科大特色文科發展方向與定位”“中國科大發展特色文科的重要性”和“人文學科的發展思路”等主題展開討論交流并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指出,教育發展既要對標中央要求、中央精神,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還要凸顯時代要求,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向新時代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學科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切實解決面臨的真問題,把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作為目標,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創新,打破界限壁壘,構造人才培養新機制。
舒歌群書記作總結發言。他強調,中國科大人文社會學科的發展要堅持以育人為根本,要在支撐科大在立德樹人、培養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要堅持科技人文特色,堅持“科”字當頭的特色文科發展方向;要堅持問題導向,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公共事務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及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的未來發展,一定要以問題為中心,切實解決實際問題;要加強人文社科領域內及人文社科領域和理工科領域間的交叉融合。舒歌群書記表示,在各位專家的支持下,我們有信心把學科發展好,更好滿足我們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解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發展中所面臨的社會問題的需求。
5月5日下午,與會專家分別赴各系、中心分會場與師生代表進行座談交流,共同為各學科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座談由各系、中心負責人主持。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在218樓二樓會議室召開了第一次學術委員會工作(擴大)會議,會議由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石云里、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忠和主持,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執行機構成員、文科建設辦公室負責人等參加會議。會議首先舉行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及執行機構成員聘任儀式,隨后學術委員會集中論證并遴選了“科技人文提升計劃”項目選題,并就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建設發展展開了研討。
本次會議由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黨政辦公室和文科建設辦公室共同承辦。出席會議的嘉賓有: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黨委書記郭傳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校長朱清時,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程東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中國科大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周忠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語言研究所原所長沈家煊,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一級教授劉大椿,中科院心理學研究所原所長、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張侃,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原院長、北京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部部長方方,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協-復旦大學科技倫理與人類未來研究院院長王國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平臺首席專家劉曉力,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孫小淳,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何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處一級主任科員李帥,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原所長張柏春,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凌浩,東北大學哲學系主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陳凡,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中國科大博物館館長、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履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院長周程,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教授祝建華,科大訊飛副總裁、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胡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唐緒軍,合肥工業大學原校長梁樑,合肥工業大學科研院教授梁昌勇,果殼網CEO嵇曉華等。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黨政辦公室、文科建設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