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至1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科技傳播系紀嬌嬌特任研究員及其課題組碩士研究生胡婷赴荷蘭鹿特丹參加第17屆國際科技傳播大會(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CST)。
PCST是目前科學傳播領域最大的國際組織,其成員涵蓋了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傳播研究學者及實踐者。此次會議以“Creating Common Ground”為主題,強調科學家與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及大眾的合作對于當下科學傳播的重要性。
左:紀嬌嬌特任研究員及其碩士研究生胡婷在大會現場 右:第17屆國際科技傳播大會主題
會上,胡婷同學匯報了與紀嬌嬌特任研究員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陳夢副教授合作的研究“Effects of Argument Quality and Peripheral Cues on User Engagement and Audience’s Sentiment in COVID-19 Vaccine Persuasion on Chinese Social Media”,探討了如何有效地提高公眾在社交媒體上對疫苗勸服文本的參與度及接受度,進而提高疫苗接種意愿。此次匯報向參會的全球學者展示了中國科大科技傳播系在科學傳播領域所作的努力與創新。
胡婷在大會上進行匯報
會議期間,紀嬌嬌特任研究員與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期刊主編Hans Peter Peters教授、康奈爾大學Bruce V.Lewenstein教授、魯汶大學教授Katrien Kolenberg等學者就科學傳播現狀、科學傳播研究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其中,Hans Peter Peters教授曾于2019年11月受科技傳播系邀請做客科大,與我校師生在科學傳播領域科學家與受眾的傳播角色以及其在環境和風險問題上作為“公共專家”所起到的作用等方面進行探討。
大會上Hans Peter Peters教授(右三)與紀嬌嬌特任研究員(右二)、胡婷(右一)的合影
參加此次PCST會議不僅有利于展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科學傳播領域成果和經驗,與國內科學傳播同仁一起為國際科學傳播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也促進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國際上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和學術研究的發展。
PCST會議結束后,紀嬌嬌特任研究員順訪魯汶大學,與魯汶大學經濟&商學院教授、Scientometrics主編Wolfgang Gl?nzel教授,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領域引進優秀人才項目“科技創新社交媒體影響力評估”項目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計算社會科學與融媒體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