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中國自然辯證研究會副秘書長、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崔偉奇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生導師董春雨教授作客我校“科技人文講壇”,分別作了題為“托馬斯·庫恩的哲學創新與創新哲學” 和“從ChatGPT的技術發展看人機關系的未來”的專題學術報告。
崔偉奇教授以托馬斯·庫恩的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為切入點,分析了庫恩科學哲學的創新性所在,指出庫恩思想構成了科學哲學乃至科學論轉折點:從一統天下到“百花齊放”,從線性模式到網絡化立體結構。同時指出,未來的理論創新如何堅持唯物辯證法吸納科學哲學的創新性,重新實現科學哲學乃至整個“科學論”研究領域的有效整合乃至統一,仍然是科技哲學領域有待完成的任務。
董春雨教授從AI的方法論本質為切入點,對未來人機關系的特征、限度等提出了展望。他指出,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發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機器可以輕而易舉地挖掘到海量數據,然而對AI的關注焦點應聚焦在如何模擬人類思維和認知的角度,而不僅是局限在實用角度。他認為,未來的人機關系將更加智能化、自然化,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中,應該注重人機關系的可持續性,堅持人性化原則和以人為本,不斷完善人機交互的方式和方法,促進人機共生的發展。
兩位教授的報告引發現場師生熱烈的討論與思考,人文學院科技哲學系副主任王高峰老師主持了報告會,對崔偉奇教授、董春雨教授的報告聚焦哲學理論前沿,就科技發展新時代我國科技哲學研究領域的創新和視角選擇給予的深入解析表示由衷的感謝。兩場報告不但帶來哲學前沿創新論題的新思考,也使得大家對科技哲學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啟迪了創新研究的新思路。
(科技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