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藝術與科學文叢·1》(簡稱《文叢》)新書首發儀式在USTC1958咖啡館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校長特別助理朱燦平,中科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湯書昆,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執行院長石云里、黨委書記褚建勛,人文學院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文叢》主編陳履生和孔燕、鈕衛星、周榮庭等編委會成員,中科大出版社黨工委常務副書記、黨總支書記蔣家杰,出版社原社長、黨總支書記伍傳平等出版社領導出席活動。活動由人文學院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梁琰主持。
當前藝術與科學的融合是科學家、藝術家以及其他學者關注和研究的熱點。《文叢》匯集了國內外關于藝術與科學交叉領域的經典文獻和前沿研究成果,介紹了國內外學者對于該領域的探索經歷和實踐成果,研究了藝術與科學的具體含義和發展沿革,并對該研究領域作出一定的前景展望。《文叢》的出版旨在幫助國內研究者建立該領域的理論基礎、明確藝術與科學的含義和研究方向,并希望能為“新文科”建設提供一定的啟示和幫助。
人文學院執行院長石云里回顧了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履生在我校兩年的工作,包括帶領團隊完成大量工作、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出版《文叢》的過程。他深切期待《文叢》未來成為我校藝術與科學交叉融合的旗幟、學校特色人文學科建設的亮點。
中科大出版社黨工委常務副書記、黨總支書記蔣家杰在致辭中強調,科大出版社堅守服務學校科學發展的初心使命、規劃教材和學術出版工作。出版社將以此書的出版為契機,加強與人文學院的合作,讓更多師生了解科學之美,讓新文科成為科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文叢》主編陳履生作了主題發言,介紹了《文叢》編撰出版的過程。他希望在國內藝術與科學專業紛紛建立的狀態下,從國外經典文獻和最新研究中歸納總結藝術與科學學科的發展現狀、搶先讓《文叢》成為藝術與科學研究方向的學術高地,引發對科學與藝術關系問題的深入探討。
各位專家圍繞《文叢》未來規劃,就藝術與科學工作的可持續性問題、科學與藝術的關系、科學藝術與哲學思考、如何發揮我校科學優勢建設我校特色文科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座談。
包信和校長在總結發言中強調:科學和藝術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比如都需要創造力、都有頓悟的過程。我們需要研究數學、物理,我們也需要藝術家這樣擁有不同視角的人,要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理解師生的長遠發展需要多樣性的土壤、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從學科建設的角度發展科學與藝術中心。科大的東西要有科大的特色和品味,要發展“科”字當頭的特色文科,同時也要服務中科院、安徽省的文化品牌塑造,利用科大優勢占據一席之地。
(人文學院 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