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按預定教學計劃,我校博士生思政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的專家講座順利舉辦。本次講座邀請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指委委員兼研究生分教指委副主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東北大學陳凡教授主講,題目為“習近平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的理論邏輯與中國科技現代化強國的實踐邏輯”。講座以線上形式舉辦,設立線上線下分會場,選修課程的博士生以及校內外感興趣師生近千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了此次講座,講座由科技哲學系副主任、“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組長王高峰副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王老師對陳凡教授在百忙之中對我校博士生公共課教學的指導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并向與會師生介紹了陳凡教授及其相關研究成果。
陳凡教授引經據典,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力,用平實而質樸的語言向在線師生展現了一堂生動的思政大課。首先,陳凡教授從最新版的《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框架出發,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科技觀的整體內容,指出新時代科技工作者要結合中國實際發展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科技觀的指導下,不斷回答科學技術發展的中國之問和時代之問,做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回答,從而形成與時俱進的科學技術觀。其次,陳凡教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歷代領導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科技觀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表明我黨歷來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陳凡教授還從當下科技經濟與社會面臨的問題出發,論證了“為什么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什么能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和“如何走好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必要性,并從“know what”“know why”“know how”三個角度進行了系統闡釋。此外,陳凡教授還通過近年來中央政治局連續多年持續集體學習高新科技、加強科普宣傳工作、建立科技誠信檔案、出臺科技倫理治理意見等舉措進行論證。最后,陳凡教授以歷史的眼光,縱觀古今中外科技發展史,激勵大家堅信中華民族潛在的創新能力,堅定中華民族必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的信念,鼓勵青年學者勇立潮頭,鼓勵青年教師培養創新人才。
講座結束之際,王高峰副教授再次向陳凡教授的精彩講座表達感謝,同時希望廣大同學能夠秉持“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校訓,面向國家需求,執著攻關創新。
(文/圖 張志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