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助力哲學社會科學科研組織模式改革,提升哲學社會科學原始創新和“四個服務”能力,推動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11月10日,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發布了關于首批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立項的通知。中國科大人文學院科學教育與傳播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科技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獲批立項。
由科技傳播系執行主任周榮庭教授牽頭組建的科學教育與傳播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前身為終身學習實驗室,其于2011年成立,是以新興媒體發展為立足點,橫跨科學、技術、工程、設計、哲學、藝術、教育等理工與人文多學科的,面向公益新媒體、教育新媒體和科普新媒體研究的綜合實驗室。實驗室旨在對科學教育的理念、理論、資源建設、評估和示范應用開展系統的、持續的、深度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特色智庫,為科學教育與傳播領域建設提出相關的標準規范、政策舉措和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建議和創新舉措。通過實驗室建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促進新聞與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哲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貫通本科、碩士、博士的多學科人才培養,造就科學教育與傳播領域的創新型、綜合型人才。
由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楊玉璋教授牽頭組建的科技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旨在圍繞國家和安徽省科技發展戰略和文化遺產工作的實際需要,以中國文物考古事業發展中對高新科技方面的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中國科大在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方面的優勢,開創和拓展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原始創新方向和關鍵技術,提升科學技術支撐和促進國家和安徽省文化遺產事業持續發展能力,建立我國科技考古和文化遺產全方位、多單位、多層次的綜合性研究基地和學術中心,成為培養我國科技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高端人才的綜合基地。實驗室首次實現中央高校和省屬高校的聯合申報、既充分發揮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科技考古和科技史領域的領先優勢,又有效利用安徽藝術學院在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方面的長期積累,還聯合安徽博物院和安徽考古文物研究所,實現了校地合作。
人文學院將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聚焦國家和安徽“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探索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建設之路,深入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研究范式和方法,積累建設運行經驗,努力為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