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10月31日晚,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邀請解放軍原南京政治學院院長、空軍少將蔣乾麟教授作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黨的二十大精神解讀》的專題報告。在做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人文學院分別在南校區和東校區設立多個分會場,學院全體師生黨員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學習。報告會由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主持。
報告伊始,蔣教授闡明了黨的二十大召開的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開宗明義地提出大會的主題,該主題明確宣示了我們黨在新征程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目標繼續前進的重大問題,這是大會的靈魂,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總綱。
蔣教授引經據典,注重歷史與現實的聯系。他比較了黨的二十大主題同十八大、十九大之間的聯系與發展,對黨的二十大主題的豐富內涵進行深入闡釋,強調深刻領會“三個務必”所具有的時代內涵和重大意義。蔣教授圍繞牢牢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等五大方面對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深入解讀,重點指出過去5年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三件大事”的“歷史性勝利”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必須做到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牢牢扎根,開花結果。蔣教授指出,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人民至上,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滿意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最高標準。
在交流提問環節,師生黨員圍繞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深化改革重點、科教興國戰略以及新時代青年使命等方面積極向蔣教授提問,蔣教授逐一進行耐心解答。他以自己年輕時在軍隊的經歷勉勵大家,廣大青年生逢其時,要不怕吃苦,樹立理想抱負,青年黨員更要勇于擔當使命,保持清醒頭腦,做好新時代的“趕考者”。
【附】主講人蔣乾麟同志簡介:解放軍原南京政治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空軍少將,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任空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總政宣傳部副部長,全國社科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暨首席專家,國務院軍事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評審專家,全軍院校課程和教材建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