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全院同學戰勝疫情的信心與決心,著力推進“我為師生辦實事”取得新實效,10月25日晚人文學院心理工作站開展線上師生交流座談會。學院執行院長石云里、黨委副書記王曉燕參加會議,心理工作站站長徐曉飛老師攜手國家級心理咨詢師翟淑婷、董軍鋒、楊映秋、席正在云端聆聽大家的心聲,從情緒疏導角度出發為大家提出對策。全院共兩百余名師生參與座談,會議由王曉燕老師主持。
座談會伊始,石云里老師表示同學們要筑牢心理防線,鼓勵師生在疫情期間主動調整與管理自身情緒。
徐曉飛老師圍繞著“情緒調節”的主題展開對情緒的功用、負面情緒的處理方式、應對策略以及如何覺察情緒的介紹,說明了我們與情緒之間的關系,并以情緒預備模式來告訴大家要去努力做主動個體。
席正老師從情緒與健康的關系與大家進行探討,他表示負面情緒會同時危害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建議大家可通過自我調節、放低影響情緒事件的重要程度和找專業老師或醫生咨詢等方式進行解決。楊映秋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分析如何判斷哪些情緒需要去咨詢醫生,主要以不良反應的程度、持續時間和學習或社交的社會功能是否正常為標準。董軍鋒老師通過生動有趣的例子,向同學們介紹了理性情緒療法,讓大家看到了以不同的態度對待同一件事所帶來的結果的差別,同時列舉出了一些需要避免的不合理信念。翟淑婷老師和大家探討了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如想做的事沒有成功或想改善情緒但無法改善等。在此基礎上建議大家可通過轉移目標等方式進行調整,并幫助提問的同學找尋合適的情緒緩解方法。
心理工作站的老師與同學們輕松親切的交流,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溫暖和陽光,鼓勵同學們以更加積極、熱情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文/圖 王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