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熱烈慶祝建黨101周年、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7月1日下午,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在東區物質科研樓三樓報告廳召開黨委書記講黨課暨學院“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學院師生正式黨員、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參加,會議由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燕主持。
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開展題為“回顧歷史 展望未來 鼓足干勁 ——加快發展特色人文社科的‘動員令 ’”的主題黨課,鼓舞全院師生黨員不忘初心,追求卓越,為學校“新文科”建設貢獻應有力量。
回顧歷史:學透黨史校史,明大勢
褚建勛書記表示,我們要時常回顧黨史、校史以及學院發展歷史,將自身學科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相匹配,建立人文社科領域自主的、開放的、包容的研究體系。潛心立德樹人、執著攻關創新,學習繼承“兩彈一星”精神、抗大精神、井岡山精神。正如首任校長郭沫若先生在《繼承抗大的優秀傳統前進》中勉勵的那樣,“我們不僅要掌握尖端、還要創造尖端”“我們不僅要攀登上科學的高峰,還要不斷創造科學的高峰”。我們要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在“新文科”建設的道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我們堅持正確方向,主動探索新路,尋求合作支持,總會取得成績。
展望未來:傳達上級精神,擔大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人民大學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為人文社科提出戰略要求。我們要將自己放到國家發展、一流大學發展的大格局中去,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助力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要繼承和發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錢臨照等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斗、科學報國的優秀品質,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為學校新文科發展貢獻 “人文”力量。
鼓足干勁:加快落實發展,出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肯定我校“抓科技創新動作快、力度大、成效明顯”。科大人始終踐行“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校訓精神,瞄準新興前沿方向,實現未來技術突破,產出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取得“新醫學”融合發展,“新工科”跨躍式發展,“新文科”特色發展等成績。當前人文學院迫切需要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明確戰略定位,落實階段計劃。鼓足干勁,加快發展,辦出中國科大的特色人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激勵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堅守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學院特色文科建設作出貢獻,會議對紀嬌嬌等33名優秀共產黨員、王若依等12名優秀黨務工作者、科技傳播系2019級研究生黨支部等4個先進基層黨支部予以表彰。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執行院長石云里、黨委副書記王曉燕,黨委委員于全夫、斯駿為受表彰的個人和組織頒發榮譽證書。
王曉燕副書記表示,希望受表彰的先進個人和基層黨組織珍惜榮譽、戒驕戒躁、謙虛謹慎、再接再厲,在推動我院教學科研事業改革發展中更好地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全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以受表彰的先進組織和個人為榜樣,加強學習、堅定信念,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
(文:韓雪梅 / 圖:潘永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