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下午,由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籌)主辦的心理學前沿論壇第四期正式拉開帷幕。心理學系(籌)特任副研究員、日本東北大學博士吳韡,分享了“視覺注意:與其他感官處理的交互”。
講座伊始,心理學系(籌)執行主任孔燕教授致開場詞,并且對吳韡特任副研究員的研究領域以及學術成就進行了詳細介紹。
吳老師以生活場景為案例,生動地引入講座的主題:什么是視覺注意(Visual attention)。視覺注意是我們在復雜的環境中生存的必要功能,因為我們通過視網膜在同一時間獲取的信息過于繁多,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這些所有信息,因此需要通過視覺注意來提取特定區域的信息進行優先處理,比如開車時我們要把視覺注意放在周圍道路環境。
接著,吳老師從視覺注意和運動控制(手動)、聽覺、以及自發的注意轉移等方面進行討論,在日常生活中,視覺處理不是孤立存在,往往和其他感官處理共同作用,首先運動控制(手動),比如在我們打籃球的時候,不僅要觀察周圍的環境-我方球員和對方球員的信息,還需要對籃球和自身的運動進行控制;其次聽覺,比如我們在上課的時候,不僅要通過視覺去處理老師的課件信息,還需要通過聽覺去處理老師的語言描述;再者自發的注意轉移,比如我們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不會一直把視覺注意放在一個區域,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去轉移注意的位置。
吳老師的研究發現:首先,視覺注意會受到手動的影響,我們在手動目標位置的視覺注意會提升,但是手動引發的注意提升和視覺注意本身是獨立的;其次,視覺注意和聽覺注意不是獨立存在的系統,而是相互影響,視覺注意會抑制聽覺的處理,但是聽覺注意會促進視覺的處理;最后,以臨界狀態(criticality state)為手段,發現臨界狀態下的指數系數可以作為自發性注意轉移的潛在指標,在進行自發性的注意轉移之前,指數系數在不同的大腦分區都會發生變化。
吳老師專業的分享引起了參與講座的師生們積極回應,大家積極與吳老師進行互動,并且針對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和吳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
兩個多小時的分享,吳老師從行為學和神經學上全面細致地介紹了視覺注意的特性,以及與其他感官處理的交互效果,引發了大家的深刻思考。
院黨委書記褚建勛教授參加了報告會,肯定了前沿論壇作為學術交流和研究科普的重要性,并且針對之后的工作安排提出了建議。
心理學前沿論壇是心理學系(籌)打造的三大品牌論壇之一,旨在邀請國內外心理學界知名學者,分享心理學研究的前沿問題,心理學系(籌)通過心理學大師講堂、心理學前沿論壇、心理學沙龍三個系列,分層次介紹心理學高端思想,心理學前沿研究和心理學科普應用,以回應社會關切。本次論壇由剛入職不久的吳韡特任副研究員開講,他分享了在日本東北大學學習時的研究成果和思考,后續將由心理學系(籌)新進教師接棒,繼續帶來心理學前沿研究進展和研究工作報告。
(心理學系(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