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pkvea"><ins id="pkvea"></ins></menuitem>
<progress id="pkvea"></progress>
<option id="pkvea"></option>
    1. <menuitem id="pkvea"></menuitem>

        1. <samp id="pkvea"><ins id="pkvea"><ruby id="pkvea"></ruby></ins></samp><samp id="pkvea"></samp>

            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郭強一行來我校人文學院調研

            發布者:賈倩發布時間:2022-04-28瀏覽次數:293

            4月8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郭強一行8人蒞臨我校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調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作。分管聯系人文學院校領導、校長助理鄧建松教授在南校區“墨工坊”陪同考察并主持座談會教育部文房四寶工藝傳承基地首席專家、科大手工紙研究所所長湯書昆做專題匯報。參加本次調研的領導還有: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韶光、副部長查結聯,辦公室主任范偉軍、研究室主任張為民、出版管理處處長王圣東、文藝處處長章蓉生。校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朱霽平、人文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科技傳播系執行主任周榮庭,紙工坊特聘專家劉靖、墨工坊特聘專家馮宜明,以及人文學院師生20余人參與調研座談。

            圖1 郭強部長、陳韶光副部長、查結聯副部長在“筆”教學工坊聽介紹

            郭強一行先后來到北校區手工紙研究所、南校區人文學院樓的中國科大“教育部中國文房四寶工藝文化傳承基地”,走進中國手工紙基因庫、手工紙實驗室和造紙工坊、制筆工坊、制墨工坊、制硯工坊,詳細了解我校在中國紙、墨、筆、硯傳統工藝的科學研究和工坊式教學方面的做法和經驗。郭強部長在調研與座談中表示:推動科大優勢與安徽特色相結合、國家平臺與本土資源相結合、工藝傳承與科技傳播相結合、科學精神與優秀文化基因相結合非常有意義,是安徽省與中國科大為非遺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方式。

            圖2 校長助理鄧建松陪同郭強部長調研手工紙教學工坊

            在北校區科技傳播系和手工紙研究所,褚建勛、周榮庭等陪同郭強部長一行參觀了我校手工紙實驗室,湯書昆介紹了全中國各省手工紙紙樣與原料、工藝、用途、實驗測試,中國手工紙基因庫建設與《中華紙墨筆硯》系列出版計劃等內容,報告了承辦國家文旅部前后十屆全國手工造紙非遺傳承人研修班成果。郭強從安徽省特色文化建設的視角,了解了目前手工造紙行業的國內外環境、用途、業態發展、研究力量分布,并探尋了手工紙實驗室的工作布局與國家手工造紙文化基因庫建設進一步的構想。

            圖3 郭強部長一行在北校區科技傳播系會議室聽取專題匯報

            郭強部長專門就紙的歷史與定義、手工紙影像庫的建設保存與推廣宣傳、文房四寶研究傳承與產業資源整合等內容與我校專家進行了細致交流,就中國手工紙基因庫相關的出版物、影像庫與紀錄片、博物館建設等展開討論,提出下一步可在推進國家級平臺、國家級項目、國家級活動三方面實現緊密協作,共同推進中華優秀經典文化的創新性發展。

            圖4 郭強部長聽取湯書昆教授介紹云南白族手工紙機理特征

            圖5 郭強部長聽取“中國手工紙基因庫”建設匯報

            在南校區的紙墨筆硯教學工作坊,郭強一行在校長助理鄧建松、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朱霽平、人文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等陪同下考察了工坊實踐教學現場,聽取了本科生公選課“中國紙墨筆硯”外聘行業名師——紙工坊主持老師劉靖、墨工坊主持老師馮宜明的專項介紹。

            座談會在徽墨工坊現場進行,校長助理鄧建松主持。鄧建松簡要介紹了學校人文學院,并代表學校向郭強部長一行關心我校新文科發展表示感謝。湯書昆匯報了文房四寶工藝基地和工作坊教學的探索與實際進展情況,褚建勛介紹了在各級領導和外聘院長周忠和院士的直接推動下,人文學院按照教育部“新文科”的整體規劃,在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科技傳播、科學藝術等平臺資源支持下,開拓了“文房四寶”等徽文化優秀內容與現代科技測度手段相結合的新文科探索模式。

            圖6 郭強部長一行在科大南區人文學院“墨工坊”舉行座談會

            郭強部長表示:以前曾多次來中國科大,多是考察理工科的科研成果,這次是專門實地調研學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人文平臺,感覺不虛此行,對中國科大在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方向的深度與在全國的影響力表示認同,對科學精神、科技優勢與傳統文化深度融合的成果表示贊賞,并提出了具有指導性的建設意見:

            首先,中國科大文理交融的特色文科非常有利于創造性拓展與徽文化等安徽經典文化的結合,文房四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特質,用現代科技對傳統文化做研究,對傳統工藝文化基因收集、科技文化融合與文化產業發展都很有意義。

            第二,在優秀傳統工藝傳承方面做好當代的科學解讀與傳播,實際也是回歸到中國紙墨筆硯在古代的高新技術特質,能增強中國人的科技自信與歷史自信。中國科大這樣的國家科學和教育平臺與安徽本地優勢特色資源的有機結合,實現中國科大與安徽發展經驗和需求的緊密協同,對于區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價值。

            第三,科學精神與文化基因的結合,體現了科大的校訓:紅專并進,理實交融。最本質的科學精神是應該回歸人文的,科學需要有對文化精神最基本的認同,培養的學生不僅具有科學技術能力,更需要有家國情懷、民族情懷和人文情懷,這是值得宣傳部門更多關注的。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育部文房四寶工藝傳統文化傳承教育基地)


            韩国黄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