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9日下午,東區5206教室座無虛席,2022春《大學生心理學》課正在進行中。本次課程,由小組同學的小劇場表演和專家分享兩部分組成。復旦大學教授、中文系文學寫作專業研究生導師、B站愛情課網紅“up”主梁永安,應主講教師孔燕教授邀請,通過騰訊會議參與,向線下和線上的同學們分享了“愛情路上如何看到那個人”,將這場心理學沙龍推向了高亮。
梁永安教授認為,在后現代無中心去本質的時代中,守住一份天長地久的愛情變得尤為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輕人僅有關于世界的觀念是不夠的,還需要閱讀、思考,形成自己獨立的關于世界的思想。
愛自然,愛生命,愛要回歸真實的世界
梁永安教授以擺脫了基督教神學束縛、關注人類本身的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為例,告訴同學們:愛要回歸真實的世界,要愛一個自然的人、真實的人。有些人終其一生生活在狹窄的人生范圍內,追求金錢、名利、權力這種看似“堅固的東西”,但最后“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
愛情中,需要人們用心靈感受世界
當前世界,人們的價值觀、愛情觀趨于多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甚至相左的愛情觀。因此,年輕人不但要用身體的眼睛看待世界,更需要學會以心靈的“眼睛”來感受世界,用理性思辨的思維看待、理解和接納這個客觀的世界與多元的愛情觀。
可控與未知: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生活
永安教授通過對《海上鋼琴師》和《布魯克林》兩部電影的比較,深入淺出地向同學們講道:面對愛情,有人勇敢地追愛、勇敢地面對未知、激情與神秘;有人經過深入考慮后放棄不可控的愛情,過一種安穩的、簡單的生活。這兩種生活并無高下、對錯之分,究竟要過哪一種生活,需要每一位同學認真去思考,然后做出選擇。
梁教授的真誠分享引起了在場同學們積極踴躍的回應,大家爭相與梁老師進行互動交流。下課后,同學們反饋說:“梁老師講的太精彩了!收獲頗豐!”“遺憾時間有限。”“這樣的教學方式很有趣。”“梁老師對愛情的分析,深入、深刻、深邃,為我們對愛情的理性思考開啟了一扇窗。”
《大學生心理學》是我校心理學系(籌)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的核心通識課,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2016年入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為了探索適合今年秋季開設全覆蓋的本科核心通識必修課的新型教學模式,課程組開展了多次研討和多種實踐。此次課程,以小組學生的小劇場表演為問題切入,以專家分享為理論提升,對大學生向往又困惑的“愛情”主題,進行了生動、深刻的探討。
一個半小時的小劇場表演,同學們演繹了自己身邊精彩的愛情故事,表演生動形象接地氣,引起了場內外同學陣陣共鳴聲;一個半小時的專家分享,梁老師旁征博引,講解深刻豐富有高度,激發了同學們對愛情哲理的深入思考。表演、講授兩者交相輝映,在科大學子心中種下了一顆健康的愛情種子,為春日的校園添上了一抹亮色,也為《大學生心理學》課程建設探索了新路子。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劉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