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在東活五樓報告廳召開2021年度教學科研與人才工作總結研討會,全體教職工參加會議。校黨委常務副書記蔣一出席會議,人文學院院長周忠和院士參加視頻會議,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執行院長石云里主持。
校黨委常務副書記蔣一首先致辭。蔣一對人文學院全體教職工本年度辛勤工作表示感謝,并對后續工作開展提出期許和要求。他希望人文學院繼續做好建章立制工作,這是學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時做好各個學科自身內涵發展:首先需要選準自身發力點,凝心聚力共同突破;其次要認識到人才對于學科發展的重要性,做到引育并舉,多方引才,引入真正高水平的教師;最后學院教師要注重自身職業發展,加強與其他單位優秀學者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學術水平。
隨后,院長周忠和院士致辭。周忠和院士在講話中特別感謝舒歌群書記、包信和校長、蔣一常務副書記等校領導對人文學院的全方位關心和支持,并對全院師生一年來的努力和付出表示感謝。周忠和對2021年度學院各項事業取得的階段性進展和可喜成果表示祝賀,他希望學院班子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做好規劃,力爭在教學、科研、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各系(中心)從教學情況、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學術交流、學生工作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本年度取得的成績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時對下一年度工作進行了全方位規劃。今年各系(中心)工作存在諸多亮點:教育教學方面,共開設本科課程(含專業課和通識課)46門次,66個課堂,選課3057人次;研究生課程(含專業課和公共課)82門次,127個課堂,選課11100人次。我院教職工獲批省級質量工程8項、本科校級質量工程10項、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7項、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8門,項目類別涵蓋教學研究、課程思政、線上課程、教學改革、教學團隊、一流教材、教材出版及教育教學成果獎等;學科建設方面,本年度新增網絡與新媒體本科專業;科研方面,新增國家級項目7項,其中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一般項目3項、青年項目1項,國家自科基金項目2項。我院聯合主持發掘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中國手工紙文庫》榮獲國家級出版大獎;師資隊伍方面,本年度學院引進教授1名、含各類國家級或中科院級人才計劃的特任研究員4名、副教授2名等,人文學院2021年度入選5類人才計劃:“四個一批”文化名家、萬人計劃青年項目、學術領軍人才培養計劃A檔、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科院文獻情報領域引進優秀人才擇優支持項目各1項。學術交流方面,“科技人文講堂”前后舉辦不同層次報告30多場,涉及領域廣,內容極具針對性和指導性,已成為師生同國內優秀學者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
下午3點,會議進入交流討論環節。與會教師圍繞學院本年度教學工作與教改成果、科研管理與平臺建設工作、人才引進與培養工作展開熱烈討論。各位老師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為學院未來發展提供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會議最后,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執行院長石云里作總結發言。他們對人文學院全體教師一年來的辛勤付出致以誠摯感謝,對各位老師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同時對下一年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希望大家共同努力,進一步推動學校特色文科高質量發展,為我校“雙一流”建設貢獻“人文”力量。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