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人文學院MTI教育中心2021級研究生在2502教室召開網絡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本次班會由班主任陳馥梅老師和班級安全委員姚惠同學主持,全班同學參加。
首先,安全委員姚惠同學作“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筑牢網絡安全防線”的主題發言,她從認識網絡詐騙、網絡詐騙類型、防騙三步走和防騙口號四個方面對網絡安全問題進行了介紹。網絡詐騙利用的是人的信任心理、貪婪心理和恐懼心理,類型包括電信詐騙、電腦詐騙和身份盜竊等。姚惠同學還列舉了具體的詐騙手段,如發布虛假愛心宣傳詐騙、點贊詐騙、辦理信用卡詐騙、貸款詐騙等。高校學生還有可能遇到以提供考題為名進行的詐騙,因此同學們尤其需要注意。為了應對形形色色的網絡詐騙手段,姚惠同學還為大家介紹了“防騙三步走”的策略:確認身份、明天再定、找人商定。最后,她還總結出了一條通俗易懂的防騙口號:給錢不要,要錢不給。只有從根本上消除貪圖便宜的心理,不輕信任何不明來源的信息和要求,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護自己不陷入網絡詐騙的圈套。
隨后,班主任陳馥梅老師從管好“財、色、眼、口”四個方面對大家進行了相關提醒。首先,同學們要警惕互聯網金融騙局,理性消費,不透支消費,不超前消費,堅決抵制校園貸以及借唄、京東白條等任何形式的互聯網借貸平臺。陳老師講述了自己身邊的真實案例,年輕人因為滾雪球式的借貸,最終欠下百萬元的貸款,這不僅會嚴重影響個人和家庭的正常生活,還會留下惡劣的個人征信記錄。第二,要警惕網絡色情騙局,遠離不良網站,謹慎對待網絡交友,以免給騙子可乘之機。此前學校也發生過不少學生受騙的案例,同學們要引以為戒。第三,要管好眼睛,控制每天的手機使用時間,適度上網,健康作息,不下載任何有安全隱患或來路不明的手機App。最后,要規范網上言行,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同學們在網絡空間也要守法和保持理性,不當“鍵盤俠”,散播不良的意識,提高了對于網絡騙局的識別和應對能力。
(文|徐啟珍,圖|人文學院2021級翻譯碩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