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pkvea"><ins id="pkvea"></ins></menuitem>
<progress id="pkvea"></progress>
<option id="pkvea"></option>
    1. <menuitem id="pkvea"></menuitem>

        1. <samp id="pkvea"><ins id="pkvea"><ruby id="pkvea"></ruby></ins></samp><samp id="pkvea"></samp>

            人文學院舉辦新華社進校園主題講座

            發布者:劉鳳發布時間:2021-06-12瀏覽次數:122

            611日下午14時,中國科大“科技人文講堂”暨“中國科大傳播論壇”系列講座之七十八在東區二教2321教室舉辦。此次講座也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系建系20周年系慶系列活動”之一。新華社安徽分社記者杜宇、何曦悅和戴威受邀開展“新華社進校園”主題講座,從自身經歷出發分享新華社工作的點滴并回答學生提問。新華社安徽分社副社長汪延、新華社安徽分社副總編代群、中國科大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朱霽平、中國科大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出席講座,科技傳播系執行主任周榮庭教授主持會議,汪延副社長為本次講座活動致辭。


            汪延副社長


            周榮庭老師回顧了我校科技傳播系與新華社的合作歷史與緊密關系,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社會培養大量一流科技新聞人才。褚建勛老師也表示,科技傳播系與新華社交流由來已久,此次“新華社進校園”主題講座的舉辦,更是倍感親切。隨后,中國科大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朱霽平向新華社安徽分社副社長汪延贈送科大“孺子牛”剪花,對新華社安徽分社一行的來訪交流表示熱烈歡迎。


            左:朱霽平,右:汪延

            左:周榮庭,右:褚建勛


                講座伊始,杜宇老師別開生面地用一組組精美的圖片開始了自己的分享。2016年至2020年,杜老師作為攝影記者被外派至印度尼西亞,駐外期間,曾多次參與國家領導高訪。杜老師表示,作為一名攝影記者,鏡頭語言是最佳表達方式。他通過一張張照片向同學們展示了鏡頭下的“千島之國”。此外,杜老師還分享了在體育報道、突發事件處理以及生態自然拍攝上的經驗。


            杜宇


            何曦悅老師站在對外報道視角上表示,想要做好對外宣傳,必須學會講好中國故事。她向同學展示了新華社對外報道視頻案例,并強調要選擇外國人、年輕人樂見的形式,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回應國際社會關切,同時也要體現溫暖、人性、沖突與轉折。何老師從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后,曾于上海新華社分社工作三年,采寫的英文稿件多次被BBC、法新社等境外主流媒體轉載。


            何曦悅


            從“六一兒童節”的童年記憶到抗洪中的銀發老人,戴威以趣味詼諧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新華社“也可以這樣”。2019年,戴老師從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畢業,作為一名融合報道記者加入新華社,入社后先后參與抗疫、抗洪等戰役性報道。他強調對新聞工作者而言,初心和熱情的重要性,希望同學們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


            戴威


            三位新華社青年記者的分享讓學生受益匪淺,大家積極與記者前輩們進行溝通交流,并對報道中的細節問題展開討論。三位老師對大家關切的“不同國家新聞報道中的領導人形象”“學校攝影課程與新聞實踐拍攝之間的差異”“如何處理對外報道中關注點失焦”等問題展開詳細解答。

            周榮庭老師對主講的新華社記者們表示衷心感謝,感謝他們帶來的充滿趣味性和經驗性的分享內容,同時期待同學們將來能夠前往新華社實習和工作,也期待科技傳播系與新華社未來開展更多合作,講座在熱烈掌聲中落下帷幕。



            供稿:吳家玲

            圖片:辛云靜


            韩国黄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