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16時,中國科大“科技人文講堂”暨“中國科大傳播論壇”系列講座之七十七在東區環境資源樓報告廳舉辦。此次講座也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系建系20周年系慶系列活動”的內容之一。安徽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新媒體部主任魯俊作為講座嘉賓,進行主題為“媒體微信運營經驗分享”的實戰分享會,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老師主持會議。

魯俊老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媒體融合及廣播電視新媒體,作品多次發表在專業期刊,擔任安徽交通廣播908新媒體部主任以來,將安徽交通廣播908新媒體微信公眾號打造成在全國民生類、電臺類微信公眾號榜單前三強,最好成績為全國第一的優秀資訊平臺。
微信公眾號平臺已經進入競爭的“紅海”時期,如何從千萬數量的平臺中脫穎而出?魯老師結合自己的運營經驗,強調必須要大刀闊斧地改革,充分把握公眾號運營的互動性、傳播率、打開率、粘合性的特征,通過“打開機制”、“分享設計”、“流量引入”等多個方面提高分享率,把微信公眾號的閉環打通,從第一波的流量著手,做細、做實、做新,抓住受眾關注的勁爆事,傳遞引發共鳴的通心事。2014年6月安徽交通廣播908公眾號常態化運營以來,閱讀量每日不低于70萬,單日最高達430萬。

魯老師的團隊目前只有4人,他坦言,很多時候是靠著一種新聞理想與熱情去支撐自己,為了達成“上一秒發生,下一秒發聲”的理念,在多個深夜現場,他與同事走上街頭搶新聞,街采、航拍、剪輯、發布等一系列操作往往要在1小時內完成,對團隊的能力、協作提出了很高的挑戰。
魯老師強調,媒體人不僅要努力,也要思考,他從“標題的重要性”“情感的共鳴性”“突發的裂變性”三個方面詳細介紹安徽交通廣播908新媒體的運營思路和運營策略,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的時候,經過平面設計、視頻包裝、標題制作的圖文、視頻新聞,往往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傳播效果,最能形成朋友圈傳播爆款,大大提高傳播速度和粉絲增量。魯老師建議政務類媒體內容運營的核心思想是權威、有效、貼地、實用。想要媒體賬號的內容或者商業推廣打動受眾就需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令內容或服務滿足受眾的需求,并且讓用戶及時方便的獲取信息或服務。

講座結束后,與會的師生們進行了熱烈的交流互動。魯老師對同學們關切的“背景音樂制作”、“媒體的價值理念”等問題作了細心解答。他表示,公眾號一定要采用更具人文的語態、更接地氣的傳播、更抓人心的內容、更便于查詢信息的菜單架構和歡迎關注的設置,重視朋友圈和視頻號的運營,抓住每一次的引流機會,做好媒體運營。魯老師表示做新媒體運營,流量重要,我們肩負的社會責任更重要。
供稿:陳志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