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4日下午,應人文學院MTI教育中心主任陳紀梁教授邀請,原中國科大圖書館館長、中國科技情報學會會員、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中國電子學會會員、2010年受中國翻譯協會表彰的資深翻譯家黎難秋教授在我校第二教學樓2502教室作了一場題為“留美幼童中的外交與翻譯人才”學術講座。2020級翻譯碩士研究生聆聽了講座。

黎教授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了清末派遣留美幼童的整個過程。容閎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是第一個畢業于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他歸國后努力向曾國藩提議派幼童官費赴美留學,曾國藩與李鴻章商議后奏報清廷獲準。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12至15歲的學生赴美國留學。
接著,黎教授介紹并推薦了高宗魯編著的展示幼童求學歷程和內心軌跡的《中國留美幼童書信集》,以及一些由留美幼童撰寫的有關留學經歷的重要作品,其中包括容閎所著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中文譯本《西學東漸記》),祁兆熙所著《游美洲日記》,李圭所著《環游地球新錄》等。
然后,黎教授著重介紹了留美幼童回國后對我國的外交事業做出的貢獻,有17人擔任外交工作,如外交家唐紹儀,他從事了很多重大外交活動,在中英西藏談判中堅持民族立場,挫敗了英國妄圖將西藏從中國領土分割出去的陰謀,捍衛了我國對西藏的主權,為中國主權、外交權益及推進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貢獻。如外交官梁誠,曾為中國爭回部分“庚子賠款”用于教育,協助張之洞從美國手中爭回了粵漢鐵路的筑路權,表現了愛國精神和出色的外交才能。如梁如浩在交涉國家領土爭端問題上也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忱,立場堅定,寸土必爭。這些擔任外交官的留美幼童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方面具有的智慧和膽識,為以后的外交家樹立了榜樣。此外還有很多人回國后從事翻譯工作,為近代翻譯事業作出了很多貢獻。
最后,黎教授鼓勵同學們要把握青春時光,認真學習知識,努力發表文章。如果有學術上的問題,也可以向他請教。同學們深感此次講座收獲頗豐。
供稿:外語系MTI2020級研究生李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