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14:30,學院在體教一樓會議室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三)“學習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專題學習,黨委副書記王曉燕領學,學院領導,各系、中心執行主任、副主任,各級黨組織書記參加學習。
王曉燕從抗戰勝利后的時局,為什么國民黨政權陷入全民包圍之中,某些民主黨派的“第三條道路”幻想為何破滅,以及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幾個方面循序漸進地為參會人員介紹了抗戰勝利后的黨史,幫助大家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如何團結人民,帶領人民建立新中國,及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
雖然抗戰勝利之初,國共雙方實力懸殊,國民黨占絕對優勢,但是中國共產黨真心實意追求和平、民主,在解放區廣泛實行民主,實行了土地改革運動和其他改革。中國共產黨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敢于堅決反對帝國主義,堅決維護中國的主權與尊嚴。國民黨為了達到消滅中國共產黨、維護一黨專政的目的拒絕實施社會改革,對人民橫征暴斂,不顧中國的主權與尊嚴,將自己推到全國人民的對立面。一系列為民為國的政策幫助中國共產黨獲得民心,在國共對決中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黨民一心,和平建國。
王曉燕總結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中國革命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和雄厚的群眾基礎;第二,中國革命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三,中國革命的勝利同國際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中國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包括:第一,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是堅持和發展革命的政治基礎;第二,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建立一支新型人民軍隊,實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第三,加強共產黨自身的建設,使黨成為全國各族人民擁戴的領導核心。
學習會的討論環節中褚建勛發言,他表達了對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史貢獻的深刻感受,提到令其內心最受觸動的一幕是1949年開國大典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百姓歡呼!此外,褚書記提到4月24日人文學院黨員師生前往小崗村研學,實地參觀沈浩陳列館和大包干紀念館,與他們現場對話跟看史料,學習理論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當事人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和愛國熱情。褚書記呼吁各位參會學習的黨支書鼓勵支部黨員積極參加學院計劃安排的6月19日去往安慶陳獨秀墓園紀念掃墓,加強黨史教育形式的多樣性。
最后王曉燕總結了學習內容。學院黨委呼吁各級黨組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及習主席2016年考察我校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