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pkvea"><ins id="pkvea"></ins></menuitem>
<progress id="pkvea"></progress>
<option id="pkvea"></option>
    1. <menuitem id="pkvea"></menuitem>

        1. <samp id="pkvea"><ins id="pkvea"><ruby id="pkvea"></ruby></ins></samp><samp id="pkvea"></samp>

            ?我院梁琰老師榮獲中國科學院“科普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發布者:劉鳳發布時間:2021-05-07瀏覽次數:146


            近日,為激勵廣大科普工作者進一步做好新時代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學院決定表彰一批全院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我院梁琰老師被授予“中國科學院‘十三五’科普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梁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梁琰于2014年創辦“美麗化學”原創科普項目,采用視頻、圖像、網站、科普圖書、線下展覽等形式,運用中、英、法、日等語言,向公眾傳遞化學反應、化學結構、化學儀器和化學歷史之美。項目獲得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舉辦的國際科學可視化競賽視頻類專家獎等多個國內外獎項,受到《中國青年報》、美國《時代周刊》官網等國內外媒體的報道,視頻內容授權給央視、BBC、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因美麗化學項目的影響力,梁琰被《中國科學報》評為2015十大科普人物之一。項目出版了兩本科普書籍,其中《美麗的化學結構》一書入選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美麗的化學反應》一書入選2016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美麗化學項目曾參與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國際科學圖像展、美國西雅圖太平洋科學中心化學展等線下展覽。

            20194月至今,梁琰通過動畫和插畫等手段,將學校的重大科研成果轉化為優質科普內容,例如根據學校的科研團隊在CellNatureScience(簡稱CNS)發表的論文,創作融合科學與藝術的CNS動畫和插畫作品。2019 CNS動畫被“學習強國”等媒體轉發,并被中科院官網首頁和國內外媒體采用。為薛天研究組創作的《納米粒子賦予哺乳動物近紅外視覺》動畫被《人民日報》微博轉載,并榮獲“2019年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優秀獎;為魏海明、徐曉玲團隊創作的《新冠肺炎炎癥風暴機制與救治方案》入選“2020年全國優秀科學防疫科普微視頻”作品。


            供稿: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科研部



            韩国黄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