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
Archaeology
(學科代碼:0601)
一、培養目標
本學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碩士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應掌握考古學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具有較為完善的考古學核心與專業知識體系,具備扎實的考古材料獲取、分析與研究的能力,熟練掌握一種以上科技考古和文物保護實驗方法,能運用外語開展相關國際學術交流,能夠勝任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先秦考古(新石器時代考古、夏商周考古等)
2. 科技考古(冶金考古、陶瓷考古、生物考古、環境考古、同位素考古、新興技術考古等)
3. 文化遺產保護(文物保護、傳統工藝、博物館學等)
三、課程類型和學分要求
研究生在申請碩士學位時,取得的總學分不低于36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7學分,碩士學科基礎課不少于9學分,碩士專業基礎不少于6學分,專業選修課不少于9分,開題報告1學分,學術報告1學分。
四、研究生培養過程要求
1.開題報告: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及評審過程是研究生培養的必要環節。開題報告的時間由研究生根據工作進度情況確定,一般應在碩士培養階段的第三學期內完成;開題報告由碩士生所在學位點組織;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由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副高級以上專家組成,人數不少于3人(不包含導師);達到或超過三分之二的評審專家同意方可通過;開題報告不通過的研究生可以申請在下一學期重新開題。
2.畢業答辯:碩士學位論文的畢業答辯具體要求參見研究生院的相關規定。
3.學術交流:鼓勵研究生參加本學科高水平學術會議,且作學術報告。
4.學術報告:碩士生在學期間必須聽取不少于16場次的學術報告會,并得到報告會組織單位的認定和學科點的認可;在學期間必須在院系組織的學術報告會議上做學術報告至少1次。
五、選課要求和課程設置列表
1. 公共必修課和素質類課程列表由學校統一設置和要求。
2. 超出學分要求的基礎課,學生可以申請調整為專業選修課。
3. 研究生中途由其他專業轉入本專業的,應按照本專業課程要求補修課程,已修課程符合本專業要求的,可以計入學位課程學分。
4. 研究生選修本專業培養方案以外的研究生課程,經導師簽字同意,可以算作本專業的專業選修課。
5. 研究生補修本科生所獲學分不計入學位課程學分。本科為非考古學專業的,應修完本學科所規定的所有專業基礎課。
6. 本專業課程設置列表如下:
類型 | 編號 | 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學 科 基 礎 課 | ARCH6001P | 考古學通論 | 60 | 3 |
|
ARCH6002P | 科技考古概論 | 60 | 3 |
| |
ARCH6003P | 文物保護概論 | 60 | 3 |
| |
專 業 基 礎 課 | ARCH6004P | 考古與科學 | 60 | 3 |
|
ARCH6005P | 文物保護科學 | 40 | 2 |
| |
ARCH6006P | 考古學理論與方法 | 40 | 2 |
| |
ARCH6007P | 考古學實習 | 120 | 4 |
| |
專 業 選 修 課 | ARCH6401P | 中國古代史 | 60 | 3 |
|
ARCH6402P | 新石器時代考古 | 60 | 3 |
| |
ARCH6403P | 夏商周考古 | 60 | 3 |
| |
ARCH6404P | 秦漢考古 | 40 | 2 |
| |
ARCH6501P | 冶金考古學 | 60 | 3 |
| |
ARCH6502P | 陶瓷考古學 | 60 | 3 |
| |
ARCH6503P | 植物考古學 | 60 | 3 |
| |
ARCH6504P | 動物考古學 | 60 | 3 |
| |
ARCH6505P | 環境考古學 | 60 | 3 |
| |
ARCH6506P | 地質考古學 | 60 | 3 |
| |
ARCH6507P | 史前玉石器科技史 | 40 | 2 |
| |
ARCH6601P | 文物光譜分析 | 60 | 3 |
| |
ARCH6602P | 考古化學導論 | 60 | 3 |
| |
ARCH6603P | 資源考古學導論 | 60 | 3 |
| |
ARCH6604P | 考古年代學 | 60 | 3 |
| |
ARCH6605P | 定量考古學 | 60 | 3 |
| |
ARCH6606P | 古代材料分析技術 | 6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