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史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學科代碼:0712)
一、培養目標
本學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碩士、博士研究生。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應掌握堅實的科學技術史基礎理論、方法和專門知識,具有較強的文獻搜集、整理、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文字功底,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勝任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科研和教學等工作。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應掌握堅實寬廣的科技史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能夠熟練使用科技史研究的相關技能和方法,了解所從事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至少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獨立從事科技史教學、研究以及相關技術工作的能力,能做出創造性的成果。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科學史,
2. 技術史,
3. 醫學史,
4. 災害史,
5. 科學技術與社會,
6. 科技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
三、課程類型和學分要求
1.碩士培養模式。通過碩士研究生招生統考或免試推薦等形式,取得我校碩士研究生資格者。研究生在申請碩士學位時,取得的總學分不低于35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7學分,碩士學科基礎課不少于9學分,碩士專業基礎不少于6學分,專業選修課不少于9分,開題報告1學分,學術報告1學分。
2.碩博一體化培養模式。本專業和相關專業學生在讀碩士研究生完成碩士階段基本學習任務,通過博士生資格考核,可以取得博士生資格。研究生在申請博士學位時,取得的總學分不低于45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11學分,碩士學科基礎課不少于9學分,碩士專業基礎課不少于6學分,碩士專業選修課不少于9學分,博士專業課不少于6學分,博士論文開題報告2學分,學術報告2學分(包括一次高水平學術會議口頭報告)。
3.普通博士生培養模式。已取得碩士學位,通過我校博士生資格考核者。研究生在申請博士學位時,取得的總學分不低于11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4學分,博士專業課不少于4學分,開題報告2學分,學術報告1學分(包括一次高水平學術會議口頭報告)。碩士階段如果沒有修讀本學科的學科基礎課,必須補修合格。
四、研究生培養過程要求
1.博士資格考試:研究生進入博士階段之前須通過本學科統一組織的博士資格考試,時間安排在統考生的博士入學考試之后,與統考生復試合并進行,統考生未通過博士資格考試者視同復試未通過,不能錄取;碩轉博的研究生未通過博士資格考試者可以申請下一年度再次參加博士資格考試,再次不通過者,不能申請轉為博士生。
2.開題報告:博士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及評審過程是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必要環節,具體按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學技術史學科研究生培養標準》執行。
3.中期檢查:博士學位論文的中期檢查報告及評審過程是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必要環節。中期檢查應在研究生通過開題報告之后或再后的學期內進行;中期檢查報告及評審由博士生所在一級學科組織;博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報告評審小組的組成及通過辦法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不通過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請在下一學期再次進行中期檢查。
4.畢業答辯:博士學位論文的畢業答辯應在研究生通過中期檢查之后進行;具體要求參見研究生院的相關規定。
5.國際學術交流:博士生在學期間須參加一次國際學術會議并交流學術論文,或短期出境訪學一次。國際學術會議和短期出境訪學后,博士生應及時向所在系教學辦公室提交有關證明材料。
6.學術報告與學術活動:本系定期召開研究生學術活動,碩士生在學期間至少應在院或系作一次公開的學術報告;博士生在論文取得階段性進展后,必須在討論會上作兩次以上(含兩次)與學位論文有關的學術報告。所有研究生應積極參加本系組織的學術報告,一年級碩、博研究生作為必修環節,參加次數不低于本系全年學術報告總數的80%。
五、選課要求和課程設置列表
1. 公共必修課和素質類課程列表由學校統一設置和要求。
2. 超出學分要求的基礎課,學生可以申請調整為專業選修課。
3. 研究生中途由其他專業轉入本專業的,應按照本專業課程要求補修課程,已修課程符合本專業要求的,可以計入學位課程學分。
4. 研究生選修本專業培養方案以外的研究生課程,經導師簽字同意,可以算作本專業的專業選修課。
5. 研究生補修本科生所獲學分不計入學位課程學分。
6. 本專業課程設置列表如下:
類型 | 編號 | 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開課教師 |
學 科 基 礎 課 | SCTH6001P | 科技史理論與方法 | 60 | 3 | 春 |
|
SCTH6002P | 中國科學技術史 | 60 | 3 | 秋 |
| |
SCTH6003P | 世界科學技術史 | 60 | 3 | 秋 |
| |
專 業 基 礎 課 | SCTH6004P | 科學思想史 | 60 | 3 | 春 |
|
SCTH6005P | 科技史文獻概論 | 60 | 3 | 春 | 褚龍飛 石云里 熊衛民 | |
ARCH6002P | 科技考古學概論 | 60 | 3 | 秋 |
| |
ARCH6003P | 文物保護概論 | 60 | 3 | 秋 |
| |
專 業 選 修 課 | SCTH6401P | 數學史 | 60 | 3 | 春 |
|
SCTH6402P | 物理學史 | 60 | 3 | 秋 |
| |
SCTH6403P | 化學史 | 60 | 3 | 春 |
| |
SCTH6404P | 生命科學史 | 60 | 3 | 秋 |
| |
SCTH6405P | 中國傳統醫學史 | 60 | 3 | 秋 |
| |
SCTH6406P | 中國天文學史 | 60 | 3 | 春 |
| |
SCTH6407P | 西方天文學史 | 60 | 3 | 秋 |
| |
SCTH6408P | 技術史 | 60 | 3 | 春 |
| |
SCTH6409P | 科技政策史 | 60 | 3 | 秋 |
| |
SCTH6501P | 中國近現代科技史 | 60 | 3 | 春 |
| |
SCTH6502P | 中西科技交流史 | 60 | 3 | 春 |
| |
SCTH6503P | 科技史英文文獻選讀 | 60 | 3 | 秋 |
| |
SCTH6504P | 中國古代科技文獻選讀 | 60 | 3 | 秋 |
| |
SCTH5605P | 古代西亞的科學與文明 | 60 | 3 | 秋 |
| |
SCTH6506P | 口述歷史理論與實踐 | 60 | 3 | 春 |
| |
博 士 專 業 課 | SCTH7401P | 科技史前沿問題 | 60 | 3 | 秋 |
|
SCTH7402P | 天文學史專題 | 60 | 3 | 春 |
| |
SCTH7403P | 物理學史專題 | 60 | 3 | 春 |
| |
SCTH7404P | 中外科學史交流專題 | 60 | 3 | 春 |
| |
SCTH7601P | 科技考古前沿 | 60 | 3 | 秋 |
| |
SCTH7602P | 有機質文物保護前沿 | 60 | 3 | 秋 |
| |
SCTH7603P | 考古學前沿 | 60 | 3 | 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