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日下午,應人文學院MTI教育中心主任陳紀梁教授邀請,科大訊飛AI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互聯網協會青年專家、科大校友劉俊華院長在第二教學樓2506教室做了題為“機器翻譯核心技術進展及其應用”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陳紀梁教授主持,2019級、2020級翻譯碩士研究生和部分教師參加。
劉院長以兩個生動的實例展現當前機器翻譯和語音同傳所達到的水平并引出講座的四個方面內容:機器翻譯背景及發展歷程、神經機器翻譯的基本原理、訊飛機器翻譯及其應用進展和未來面臨的挑戰及展望。在講座中,劉院長首先講述了機器翻譯的定義及其起源、萌芽、沉寂,到復蘇、發展和繁榮的發展歷程。機器翻譯經歷了規則機器翻譯、實例機器翻譯、統計機器翻譯和神經機器翻譯四個發展階段。然后分別介紹了前三種的原理、實現方式和優缺點,接著對神經機器翻譯進行重點介紹。神經機器翻譯從2014年開始,以端到端序列建模,利用注意力機制動態計算源語言端相關上下文,Transformer是其應用最廣泛的序列建模框架。隨著翻譯算法改進,數據積累加大規模無監督數據應用,神經機器翻譯的忠實度和流利度持續提高。劉院長用實例比較了統計機器翻譯和神經機器翻譯的翻譯效果,神經機器翻譯更勝一籌。
劉院長還介紹了訊飛機器翻譯及應用進展,其中涉及訊飛機器翻譯的發展歷程、應用范圍、整體布局、多模態翻譯技術、流式機器同傳翻譯、產業化推動等方面的信息。他指出機器翻譯近期關鍵突破有序列映射和深度學習等;面臨的挑戰如語言歧義性問題、數據稀缺性問題、不可解釋性問題等。同時,劉院長還展望了機器翻譯的發展趨勢,預測未來將向核心效果、同傳翻譯和多語種翻譯方向發展。為加深同學們對神經機器翻譯應用的體驗,科大訊飛影視譯制產品總監黃宜鑫還給同學們在線演示了訊飛聽見譯制產品的使用方法。 在提問環節,同學們就無監督自評估方法和數據隱私保護等提出問題,劉院長耐心解答并鼓勵同學們充分利用機器翻譯優勢,助力翻譯工作。
最后,陳紀梁教授對劉院長的精彩講座表示感謝,并希望同學們在提高雙語能力的同時、掌握翻譯技術、提升譯后編輯和項目管理等能力;在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同時,努力掌握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為今后的職業發展開拓更大的空間和可能。 (MTI教育中心李昂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