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pkvea"><ins id="pkvea"></ins></menuitem>
<progress id="pkvea"></progress>
<option id="pkvea"></option>
    1. <menuitem id="pkvea"></menuitem>

        1. <samp id="pkvea"><ins id="pkvea"><ruby id="pkvea"></ruby></ins></samp><samp id="pkvea"></samp>

            吳曉桐

            發布者:黃玉明發布時間:2021-01-20瀏覽次數:676

             吳曉桐
            特任副研究員
             
            wxt0614@ustc.edu.cn
            所屬單位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
            主要專業方向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同位素考古


            一、個人簡介

            吳曉桐,男,1990年生,河北石家莊人,特任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主要關注人口遷徙、文化和技術傳播、資源流通與早期國家形成等問題。長期致力于將各種同位素方法應用于古代人類遷徙和資源產地研究。

             

            二、主講課程

            《夏商周考古》

             

            三、教育、工作經歷

            2020.11至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特任副研究員

            2018.10~2020.10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后

            2014.09~2018.0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  科學技術史研究生博士

            2010.09~2014.06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考古學 本科 學士

             

            四、發表論文

            30. 閆雪芹,吳曉桐,張興香:《同位素方法應用于古代動物遷移研究的進展和趨勢》,《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技術(第三輯)》,科學出版社,2020年12月。

            29. 王宸,吳曉桐,張興香:《古羅馬時期鉛污染研究綜述》,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技術(第三輯)》,科學出版社,2020年12月。

            28. 季豐收,吳曉桐*,金正耀,宋艷波:《日照蘇家村遺址出土錢山漾文化陶鬶的產地研究》,《中國陶瓷》2021年第1期。

            27. Baoshuai Zhang, Xiaotong Wu*, Yufeng Sun, Melissa Ritchey, Anchuan Fan, Yuanyuan Zhang, Ge Yu, Yanbo Song, 2020. Complex Raw Materials and Supply System: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y for the Jade Artefacts of Longshan Culture (2400~2000BC) from Sujiacun Site in Coastal Shandong, China, Archaeometry, Online, https://doi.org/10.1111/arcm.12634.

            26Yingzi Zhangsun, Zhengyao Jin*, Fanzhen Feng, Jianhua Tian, Haigang Wang, Congcang Zhao, Fang Huang, Xiaotong Wu*, 2020. Revisit the Lea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Shang Bronzes at Hanzhong and the new Hypothesis of Qinling as the source of Highly Radiogenic Lead, Archaeometry, Online, https://doi.org/10.1111/arcm.12630.

            25. 吳曉桐,談金卓,馬江波:《近期冶金考古研究進展和趨勢》,《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20年第5期。

            24. 長孫櫻子,吳曉桐,金正耀,李延祥,黃方:《關中東部地區商代冶金遺物的科學分析研究》,《文物》2020年第2期。

            23. 宋艷波,董豫,吳曉桐:《山東日照蘇家村遺址發現龍山文化居址和墓葬》,《中國文物報》202013日第008版。

            22. 吳曉桐:《多璜聯璧的起源、演變與傳播》,《江漢考古》2019年第6

            21. Xiaotong Wu, Anke Hein*, Xingxiang Zhang*, Zhengyao Jin, Dong Wei, Fang Huang, Xijie Yin, 2019. Resettlement strategies and Han imperial expansion into southwest China: a multimethod approach to colonialism and migration,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11(12): 6751-6781.

            20. 馬江波,吳曉桐*:《湖南益陽商代青銅角形器的科學分析與相關問題探討》,《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19年第5期。

            19. 張興香,李雍,吳曉桐*,宋艷波,欒豐實,薛新明,金正耀:《黃河流域出土龍山時期揚子鱷骨板的多種同位素研究》,《人類學學報》2019417日網絡出版。

            18. Xiaotong Wu, Xingxiang Zhang*, Zhengyao Jin*, Yanbo Song, Fengshi Luan, Xinming Xue, 2019. Strontium Isotope Analysis of Yangtze Alligator Remains from Late Neolithic North China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11(3): 1049-1058.

            17. Xiaoran Wang, Xingxiang Zhang*, Anchuan Fan*, Adamantios Sampson, Xiaotong Wu, Jun Gao, Fang Huang, Zhengyao Jin, 2019. Strontium isotopic evidence for the provenance of occupants and subsistence of Sarakenos Cave in prehistoric Greece.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508: 13-22.

            16. 馬江波,吳曉桐,金正耀,田建花,武仙竹:《湖南寧鄉出土商代大型銅瓿初探——兼談圓肩銅瓿的年代與產地》,《四川文物》2018年第6期。

            15. Ge Yu, Zhengyao Jin*, Lifang Chen, Fen Wang, Xiaoran Wang, Xiaotong Wu, Anchuan Fan, Qiongxia Xia, 2018. Analyzing the earlieast Chinese proto-procelain: Study on the materials from Liaotianjianshan kiln sites, Dehua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Ceramic International, 44(17): 21648-21655.

            14. 馬江波,武仙竹,吳曉桐,田建花:《湖南商周青銅器中高放射成因鉛的發現及其意義》,《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第一輯)》,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年。

            13. 吳曉桐,張興香,金正耀,朱曉汀,林留根,甘恢元:《江蘇興化蔣莊遺址人類牙釉質的碳氧同位素分析》,《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第一輯)》,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年。

            12. 吳曉桐,張興香,金正耀,宋艷波,欒豐實,薛新明:《龍山時期黃河流域鱷魚骨板的來源與意義》,《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第一輯)》,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年。

            11. 馬江波,吳曉桐,金正耀,田建花,向桃初:《岳陽商代遺址出土銅器及爐渣的分析研究》,《江漢考古》2018 年第3期。 

            10. 吳曉桐,張興香,宋艷波,金正耀,欒豐實,黃方:《丁公遺址水生動物資源的鍶同位素研究》,《考古2018年第1期,111-188頁。

            9. Xingxiang Zhang, Xiaoran Wang, Xiaotong Wu*, Zhengyao Jin*, Herong Zhang, Fang Huang, 2018. Investigating human migration and horse-trading of Yelang (夜郎) through strontium isotope analysis of skeletons from Zhougshui sites, Southwest China (1300BC~AD25)Archaeometry 601157-170.

            8. 吳曉桐:《小青龍漆器紅色顏料成分鑒定》,《小青龍》,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年。

            7. 馬江波, 吳曉桐*:《湖南出土周代越人銅刮刀的金屬技術及相關問題》,《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17年第7期。 

            6. 吳曉桐:《淺議考古出土的商代銅瓿——由寧鄉巨瓿談起》,《文物鑒定與鑒賞2017年第2期。

            5. 吳曉桐:希臘薩拉克努遺址考古發掘》,《大眾考古2016年第1

            4. 吳曉桐:《鉛同位素考古:文物的指紋》,《光明日報201611日第7.

            3. 吳曉桐:《六千多年前可以生產黃銅嗎?》,《光明日報》201573日第10.

            2. 吳曉桐,饒曉燕,宋艷波:《新石器時代環境與社會互動下的骨器生產——以關中地區為例》,《動物考古(第二輯)》,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84-94.

            1. 吳曉桐:《“亳百涅”大型銳角布幣與東周亳地考》,《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增刊)》2013年第3/4期。


            五、基金項目

            1. 中國博士后基金第67批面上項目黃河中下游地區生物鍶同位素比值空間變化規律與史前人口遷徙研究,2020M672042,5萬,2020-2022年(主持)

            2. 山東省自然學科基金青年項目“海岱地區生物鍶同位素分布地圖與史前人口遷徙研究”, ZR2020QD043,15萬,2021-2023(主持)

            3. 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青年項目“海岱地區生物鍶同位素地圖與先秦人口遷徙研究”,19DKGJ02,3萬,2020-2021年(主持)

            4. 山東省博士后創新項目“基于多種同位素方法的龍山時期海岱和晉南地區之間人口遷移研究”,201903003,3萬,2019-2021年(主持)

            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青年創新基金“距今4500~4000年晉南與海岱地區之間的人口遷徙”,2.5萬,2021-2022年(主持)

            6.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山西絳縣周家莊遺址考古發掘資料的整理和研究”,2019-2024(參與)

            7.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興化蔣莊遺址發掘資料整理與綜合研究”,2020-2025(參與)

            8.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華文明起源進程中的生業、資源與技術研究”,2020YFC1521606,2020-2024(參與)

            9.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日照蘇家村遺址發掘報告”,20BKG004,2020-2023(參與)

            10.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關中地區商代青銅器礦料來源的科技考古研究”,2020-2023(參與)


            韩国黄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