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科技部組織開展的“2019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評選活動揭曉,我校人文學院科技傳播系張燕翔老師的科普著作《優美的科學》叢書入選其中。該獎項不分等級,但是經過各省部委到全國三級評選,各省部委首先評選出省部級優秀科普作品,再從中挑選少數送科技部參加全國獎的評選,最終從各省部委選送的作品中評選出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是由國家科技部主辦的科學傳播領域頂級獎項,評選范圍為近兩年內正式出版發行的圖書(含譯著和再版圖書),此次評選,同時獲獎的還有10部由院士創作的作品。 《優美的科學》叢書以全新的視角從“結構與形態”及“運動與變化”兩大主題進行內容組織,并且巧妙地通過“以藝術傳播科學”這一新穎的思路對整書內容的呈現進行精心設計,選取以科技手段所創作的藝術作品作為科普載體,從而將“高冷”的科學知識以藝術作品的優美表現形態呈現給讀者,成為數學及非線性科學等相關領域為數不多的科普讀物。書中每一張圖片都具有驚艷之美,同時又蘊含豐富的科學知識和原理,并且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做了介紹,帶給讀者科學思維與藝術審美,使科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且獨具魅力。
同時,作者還為書中數十個科學內容的三維結構制作了AR互動體驗,使得內容的展現更加直觀生動及有趣,通過新媒體手段的融入,進一步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和學習認知效果。
本書此前先后獲得2019年度“安徽省優秀科普作品獎”以及2018年度“安徽省十佳皖版圖書獎”。 張燕翔老師近年來聚焦于VR/AR、人機交互等技術在科學教育及文化藝術中的應用,他所主創的另外一件數字出版物《坐著時間去飛行》于去年入選由國家老齡委和全國老年協會評選的“向全國老年人推薦的優秀出版物”,全國共50件作品入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