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全國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在山東威海召開,此次會議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山東大學承辦。來自全國130余所高校負責同志和文科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在主會場參加了會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全國高校設立了分會場。我校分會場設立于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校長助理周叢照,教務處副處長左達峰,人文學院師生代表參加了會議,分會場由人文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主持。
校長助理周叢照
人文學院黨委書記褚建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做題為“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應變求變——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的主旨報告。報告指出,文科教育是培養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產生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國家民族文化自覺的主戰場主陣地主渠道。“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創新發展。培養知中國、愛中國、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新時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時代社會科學家;構建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學派;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新文科建設對于推動文科教育創新發展、構建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格局、加快培養新時代文科人才、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推進新文科建設要遵循守正創新、價值引領、分類推進“三個基本原則”,要把握專業優化、課程提質、模式創新“三大重要抓手”,要抓好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中國經濟大講堂、中國藝術大講堂“四大關鍵突破”,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應用型復合型文科人才。新文科建設重點要夯實基礎學科,發展新興學科,推進學科交叉融合。最后,報告強調,新文科建設迫在眉睫,箭在弦上,必須整裝待發,必須起跑,必須加速跑。
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小組組長樊麗明宣讀了《新文科建設宣言》,公布了新文科建設的共識、遵循和任務,為新文科建設繪好了“施工圖”。接下來,吳巖和樊麗明共同為“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大會發言環節,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龔旗煌、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徐顯明、中國美術學院原院長許江、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生、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上海紐約大學校長、華東師范大學童世駿、上海海事大學原校長黃有方分別就新文科建設的發表了講話。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相關指示精神,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建設“新文科”,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育人體系。各高校紛紛響應,積極開展新文科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在兩年多時間里,不少高校完成了新文科從概念到體系、從理念到行動的轉變,形成了可資借鑒的成功做法和經驗。此次會議,邀請全國有關高校代表和專家共商新時代文科教育發展大計,共話新時代文科人才培養,共同發布《新文科建設宣言》,新文科建設進入全面啟動的新階段。
我校科學技術史、科技考古、科技傳播、科技哲學等學科具有鮮明的科大特色,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科學技術史是雙一流建設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學科。此次會議發布的《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我校的新文科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周叢照表示學校將積極響應教育部對于新文科建設的號召,未來將以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為主要平臺,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全力支持新文科建設。
人文學院師生參加新文建設視頻會議
文/圖 吳曉桐 姚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