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張貴紅 | ![]() |
職稱 | 副教授 | |
電話 | ||
郵件 | guihong(at)ustc.edu.cn | |
所屬單位 |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科技哲學系 | |
主要專業方向 | 新興科技哲學、新興科技倫理、科學哲學史、科技創新哲學 |
個人簡介 :
個人信息: · 河北無極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當前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對新興科技的哲學和倫理研究,在國內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已完成多部著作,并編寫教材多部。 · 主要學術頭銜: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社會認識論專委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工程與社會發展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倫理學會科技倫理專業委員會理事、教育部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專家、安徽省社科規劃項目評審專家、安徽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 研究方向: · 當前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興科技哲學、新興科技倫理以及科學哲學史,包括信息哲學、信息倫理、生命技術倫理、環境倫理、概率哲學等。 |
主講課程:
· 研究生課程:《新興科技倫理》《西方哲學經典原著選讀》《自然辯證法概論》《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工程倫理》《技術哲學與技術史》等; |
主要學習工作經歷:
· 2020.07-至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 復旦大學科技哲學博士/碩士、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學學士、上海電力大學講師/副教授、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發展研究員。 |
主要獎項:
· 2021年7月,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優秀共產黨員 · 2019年11月,全國博士后人工智能發展與應用論壇優秀獎 · 2016年9月,中華青年精英基金會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全國百強團隊優秀指導教師 |
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 | 合肥市金寨路96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230026) |
電子郵箱 | guihong(at)ustc.edu.cn |
招生要求:
· 興趣:對哲學問題和文獻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 · 理論:能將所學專業與哲學分析相結合; · 工具:外文文獻閱讀、翻譯和寫作基礎; · 性格:誠實、耐心、肯吃苦。 |
部分成果:
· 《科技倫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23. · 《科技創新驅動思想研究:從馬克思主義到工業革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23. · 《能源中國》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 《科技基礎條件供給與科創中心建設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 · 《科技創新資源服務平臺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17. · 《能源科技史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 社會化研究框架下算法公平性的實現策略研究[J/OL].科學學研究(網絡首發):2023.2. · Applications of Social Attribution Theory in XAI [J].Proceedings, 2022, 81, 101 (1-4). · 大數據社會的倫理風險及其限度發展,哲學探索,2021.11. · 基礎研究類項目經濟價值評價的方法探索,中國高校科技,2020.08:30-33. · 法國科學哲學的演變及其未來,法國哲學,商務印書館,2020.07:138-149. · 信息世界觀的形成及其價值困境,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20.07(4):7-14. (人大復印資料《科學技 術哲學》全文轉載2020.11). · 信息時代的美好生活:價值敏感設計及其經濟基礎,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9.8(4):93-99. · 價值敏感設計與大數據倫理,倫理學研究,2019.04(2):114-119. · 如何理解批判的語境經驗主義中的多樣性(譯)?哲學分析,2019.04, 54(2):13-25. · 上海“全球高層次科技專家信息平臺”建設與服務探討,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19.03(2):99-102,110. · 論數據的本質及其與信息的關系,哲學分析,2018.04, 48(2):129-137. · 科學實驗哲學的基本譜系及其未來發展方向,國外社會科學前沿,2017.06:129-139. · 我國科技平臺建設的歷程、現狀及主要問題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5.01(1):17-21,38.(人大復印資料《創新政策與管理》全文轉載). |
主持項目
· “智能科技革命背景下新時代科技創新文化培育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2年度新文科基金專項重點類項目 · “科技倫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年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教材出版項目 · “新興科技治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研究生課程思政項目 · “人工智能的倫理治理問題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青年創新基金項目 · “新興技術的倫理學基本問題研究”,中國科技大學人才科研基金 · “新興技術的倫理學基本問題研究”,中國科技大學人才科研基金 · “大數據視野的美好生活倫理基礎問題研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63批面上資助 · “面向新工業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驅動思想研究”,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 “科學工具人工物的哲學探索”,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青年教師資助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