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孫 藍 | ![]() |
職稱 | 教授 | |
電話 | +86-551-63600494 | |
郵件 | lsun@ustc.edu.cn | |
所屬單位 | 語言科學交叉研究中心 | |
主要專業方向 | 應用語言學 |
個人信息:
孫藍,女,上海市人,教授。研究興趣主要在心理語言學、外語教學,特殊語言障礙,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外語類學術期刊上發表教學研究論文20余篇(見主要期刊論文)。 |
主講課程:
英語科技論文寫作(2學分) |
主要學習工作經歷:
1979.09~1983.07,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文學學士 1990.09~1993.07,西安外國語大學應用語言學專業,文學碩士 1983.08~1994.07,陜西寶雞文理學院任教 1994.08至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外語系任教 2009.02~2014.09,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 2014.10~2020.0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基礎教學中心主任 2015.10~2020.0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 |
課題與獎項:
2005年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1/5) 2008年獲中科院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1/3) 2010年獲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排名:1/5) 2012年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1/5) 2015年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1/5) 2016年獲中科院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3/5) 2017年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2/3) 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17BYY0270;重點項目 2/7) 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10BYY028 2/7) 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規劃子項目(01JC740001) “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建設項目 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012jyxm13) 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 ( 2008jyxm189 ) 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JYXM 2005114) 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JYXM2003066) |
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 | 合肥市金寨路96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230026) |
辦公電話: | 0551-63600494 |
電子郵箱: | lsun@ustc.edu.cn |
代表性期刊論文:
l 漢語特殊型語言障礙兒童量詞習得研究《外語教學》5/2019 l 特殊型語言障礙疑似兒童篩選初探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1/2014 l 漢語特殊型語言障礙兒童體標記“了”和“在”的產出研究 《外語教學》2/2013 l 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3/2012 l 加強英語實踐教學,提升研究生英語應用能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英語語言實踐中心建設探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4/2011 l 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探究式學習體系的思考與構建,《中國外語》4/2009 l 言語理解系統對口語非流利現象句法構建的研究評述,《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1/2008 l 我國高校雙語教學學生準入機制再探討,《教育與現代化》2/2009 l 二語詞匯習得中的形義映現,《語言科學》3/2006 l 二語詞匯提取模式效應研究,《中國外語》3/2006 l 句子構造框架的使用與二語口語流利性發展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5/2006 l 中國學生英語拼寫錯誤再分析,《外語教學與研究》4/2004 l 第二語言詞匯習得中詞匯知識的研究,《當代語言學》4/2003 l 非詞匯化高頻動詞搭配的組塊效應,《解放軍外院學報》3/2005 l 中國學生英語高頻動詞語義發展的考察,《解放軍外院學報》1/2004 l 二語實義詞呈現方式及概念表征的考察---個案研究分析,《語言科學》3/2004 l 漢英詞匯誤譯對高年級詞匯教學的啟示,《外語與外語教學》8/2002 l 從認知制約看心理詞匯,《外語教學》4/2001 l 淺談以認知主體為本的教材編寫原則,《外語與外語教學》5/2001 l 《心理語言學》簡介,《當代語言學》3/2000 l 《輸入、相互作用和第二語言習得者》評介,《當代語言學》3/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