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pkvea"><ins id="pkvea"></ins></menuitem>
<progress id="pkvea"></progress>
<option id="pkvea"></option>
    1. <menuitem id="pkvea"></menuitem>

        1. <samp id="pkvea"><ins id="pkvea"><ruby id="pkvea"></ruby></ins></samp><samp id="pkvea"></samp>

            徐冠華院士訪問我校作客“復興論壇”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5-07-21瀏覽次數:142

            1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徐冠華先生作客“復興論壇”,在東活五樓國際學術報告廳做了題為“全球變化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報告。校黨委副書記鹿明出席并主持本次報告會。

            徐冠華院士的學術講座從宇宙的形成和地球的人類活動的開始徐徐道來。他說,我們所探討的“全球變化”是指由近百年來人類活動引起的地球系統功能全球尺度的變化,其在歷史的長河里只是一瞬間,但是多個璀璨古文明隨著歷史的長河而消失,又使得我們必須思考當前的人類將走向何方。雖然主流的觀點認為包括全球氣候變化在內的全球變化是人類活動引起的,化石燃料、土地利用等都造成了人類碳排放總量和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增加。但這一觀點也遭到某些科學家的質疑,認為這是發達國家阻止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借口,并舉證表明現在只不過是地球新一輪溫暖期的開始。徐院士認為,除了主流觀點外,我們還應該關注科學界不同的聲音,這是促進科學發展的動力,也是一種科學精神。

            接著,徐院士又介紹了全球變化出現的科學技術進步、全球化、可持續發展等時代背景,以及“立足發展、關鍵在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充分考慮全球化的國際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應對原則。徐冠華院士還就應對全球變化必須關注的幾個重大問題做了詳細的分析,如妥善處理應對全球變化的挑戰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減排與增匯、減緩與適應的關系;努力減少全球變化科學認識的不確定性。特別指出應對全球變化各國應公平負擔責任,即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徐院士還指出應對全球變化,也是人類改變能源結構、生態環境、生產和生活方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機遇。

            最后,徐冠華院士對中國科大的學子致力于研究全球變化、取得舉世矚目的新成就寄予了厚望。在學術講座中,他還就應對全球變化進行綜合科研等問題與我校師生現場互動交流。

            科技部原部長、徐冠華院士元月24日開始訪問我校。副校長朱長飛專程到機場迎接。校長侯建國院士親切會見了徐院士一行。當天下午,在認真聽取科技處長羅喜勝關于“學校科技工作”的匯報、極地環境研究室主任謝周清的工作匯報和我校教授孫立廣的發言之后,徐院士感慨萬千。他對我校近年來取得如此大的科技進步,收獲如此多的科技成果,隨喜贊嘆。還寄語我校要為教育改革和科技改革作出獨特的貢獻;應把科研重心放在基礎研究和前沿高新技術研究這兩個方面,為科技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訪問我校期間,徐冠華院士還饒有興趣地參觀了極地環境研究室和我校校史館。

            (黨政辦公室、人文學院、教育基金會、極地環境研究室)

            韩国黄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