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3點,在我校東區活動中心五樓學術報告廳,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電視學會研究會副理事長、安徽電視臺副主編禹成明先生應邀做客我院“赫爾墨斯新傳系列講座”,就紀錄片為科大師生做了題為《真實的力量——網絡時代下紀錄片的創作》的學術報告。并接受了我院兼職教授的聘任證書,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兼職教授。人文學院院長湯書昆、科技政策與科技傳播系主任周榮庭、書記王國燕等老師出席了此次學術報告,講座由人文學院MJC主任方剛老師主持。
講座開始之間,湯書昆院長首先向禹成明先生授予人文學院兼職教授的聘書,然后由周榮庭主任代表學院向禹成明先生贈送禮物。方剛老師就禹成明先生的從業經歷和業界成績向在座師生進行了簡要介紹,并邀請禹成明先生為“赫爾墨斯新傳系列講座”開始第一講。
禹成明先生先把什么是紀錄片進行了一個規范的界定,通過舉例說明了紀錄片獨特的人文內涵和歷史意義。隨后通過旁征博引地敘述和播放精心挑選的紀錄片片段,他向大家介紹了中國紀錄片的三個階段、影視觀眾與心理參與補償、紀錄片編導的職責和對生活的探究、中國紀錄片商業化制作面臨的困境和挑戰等問題。另外,他就參與策劃的《尋找少校》、《遠在北京的家》等記錄片向聽眾闡釋了故事情節在紀錄片中的重要性。他強調,“紀錄,應是多維真實的混合,紀錄片追求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逼近真實。要達到這一目的,紀錄片就不應當拒絕富有創造性和表現力的各種手法,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往往就是紀實與虛構的最佳配置。”
報告會上,我院學生就紀錄片的市場現狀、制作團隊的培養、盈利模式的探究等問題進行了互動和交流。禹成明先生的精彩報告給予了我院師生很大啟發和思考。
報告會結束后,禹成明先生與我院師生熱情交流并合影留念。
禹成明先生現任安徽電視臺副主編、安徽影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電視學會研究會副理事長,歷任安徽電視臺社教中心副主任、深圳電視臺海外節目中心主任、紀實頻道總監、深圳衛視總監、深圳廣電集團總編室主任,從事電視紀錄片策劃、創作20多年,曾獲金鷹獎、四川電視節國際紀錄片“金熊貓”獎等眾多獎項,發表了60余萬字電視紀錄片領域的學術著作。
(25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