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磐聳先生首先在開場播放了臺灣舉辦“2011世界設計大會”的宣傳片,帶領大家領略了臺灣文化創意影片所包含的自然風光、歷史人文的最新創意設計,及其對于傳統與現代、動與靜、東西方文化因素的融合與詮釋。接著,作為北京奧運會會徽評委,他談及2008北京奧運會的中國印標識、目標愿景、精神理念,無不都以人文力量在國際上吹起了一股強大的中國風。這種文化出擊讓國人打開了國際視野、增強了民族信心,推動了政治、經濟、文化的戰略發展,形成了全球不可忽視的市場與磁場。
當談到包括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在內的兩岸四地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異同時,林先生指出兩岸具備共同價值觀的根源在于共同的文化,但大陸目前更側重文化與產業的結合所帶來的產品價值和市場效應,而臺灣更強調文化與創意的結合所體現的文化生活和人才效應。他還重點介紹了臺灣以創意端和原創人才環節為核心的文創產業,其起飛愿景是要成為“知識運籌能力之創意設計重鎮、引領全球華人文創品牌發展趨勢”,其基本內容是“以文化為根的傳承保存、以生活為本的創意開發”。
承接兩岸文創產業異同這一話題,林磐聳分析了兩岸文創產業的競合發展前景,提出了“相互交流,人人有責;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觀點。至于如何把兩岸的文創產業連結,根據他的看法,關鍵是要找到恰當的商業運作模式,整合兩岸四地文化資源,并要利用好大陸的產業和市場規模,強化臺灣的創意和人才優勢。
最后,林先生為我們展示了他得以成名的“看見臺灣”創意主題作品幻燈片。通過“看見臺灣”這一文創主題,并與商業模式有機的結合,成功的為臺灣在國際社會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推介和宣傳。林磐聳借以強調,文創產業要發展,就不能僅僅停留在觀念的傳承上,必須真正融入生活,這才是“文化是根、生活為本”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人文學院、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