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pkvea"><ins id="pkvea"></ins></menuitem>
<progress id="pkvea"></progress>
<option id="pkvea"></option>
    1. <menuitem id="pkvea"></menuitem>

        1. <samp id="pkvea"><ins id="pkvea"><ruby id="pkvea"></ruby></ins></samp><samp id="pkvea"></samp>

            國際科技史與科技哲學聯合會主席劉鈍先生走進“復興論壇”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5-07-21瀏覽次數:109

             

            11月5日晚,“復興論壇”系列講座之第31場學術報告會在東活五樓國際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國際科技史與科技哲學聯合會主席、我校人文學院院長劉鈍先生應邀做題為《李約瑟問題與中國復興之路》的精彩報告。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執行主任石云里教授主持本次報告會,中國科大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郭勝利代表“復興論壇”主辦方向主講嘉賓贈送紀念品。

            在學術講座中,劉鈍主席首先指出“什么是李約瑟問題”以及他本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說,針對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長期領先世界但近代實驗科學卻未能誕生于中國這一問題或難題,幾十年來中外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予以回應。但他認為李約瑟問題的提出,本身并不是為了得到一個什么確定的標準答案,也不祈求現在或將來有人能像破解哥德巴赫猜想那樣來解答這個問題。實際上,李約瑟問題沒有“特解”。它只是一個啟發性的思考,據此我們可以對中國的歷史、對中國的科技文明和社會關系、對當代自然科學及其發展規律進行全面探究——研究李約瑟問題的意義就在于此。

            在講座中,劉鈍院長逐一介紹了李約瑟的多重身份、李約瑟的世界觀、李約瑟問題產生的前世淵源、以及李約瑟問題的現代意義,讓科大師生通過李約瑟的世界看到了世界的李約瑟,從歷史的中國看到了現實的中國和未來的中國。從而加深了與會聽眾對中國科技傳統價值的認同和對中國近現代科技發展道路的認識,領悟到科學的本質特性是眾多不同文明知識的總匯、是全人類的共同遺產和寶貴財富。劉鈍先生還指出,文化復興是民族復興的關鍵,并以“寄望青年,寄望未來”的殷切寄語作為本場報告會的結束辭。

            主持人石云里教授強調說,中國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加入到1000多個國際科技合作組織之中,中國科學家先后在其中300多個組織中擔任不同層級的領導職務,但如同劉鈍院長這樣在某一國際科技組織中處于頂層“一把手”主席職位,則非常罕見,說明劉鈍先生的學術成就與學術造詣得到了國內外學術同行的公認。而劉鈍院長在學術報告中展現出來的縝密的邏輯思維、精辟的言語表達能力以及冷靜且幽默的講授風格,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報告會最后在意猶未盡中結束。

            (人文學院、教育基金會)

            韩国黄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