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復興論壇”系列講座之第32場報告會在東活五樓國際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科技部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我校兼職教授、著名經濟學家房漢廷以《技術資本化及其對科技進步的影響》為題,為我校師生舉行了一場學術盛宴。科技哲學部主任徐飛主持本次報告會。中國科大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郭勝利向主講嘉賓贈送紀念品。
講座中,房漢廷研究員首先指出,技術資本化是指技術從知識形態到資本形態的轉換或轉型,即帶來收益性的價值補償或價值增值的過程。接著,他從“專利制度的保護”、“金融創新的深度參與”、“創業者或企業家的經營力”、“商業模式的創新”這四個方面,向與會者逐一介紹技術資本化的實現條件。而技術資本化的實現將在私人投資、公共研發、商業化以及創新文化等四個方面對促進科技進步產生深遠影響。
講座中,房漢廷教授根據自己的學術研究與從政經驗,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新動力,而技術資本化已經成為促進科技進步最強大的動力源泉。但技術資本化在我國才剛剛起步,所以我們大家要特別關注。
正如主持人所言,著述豐富、“學者中難得的官員、官員中杰出的學者”房漢廷研究員的學術講座非常精彩。他在學術報告中多次引用經濟學經典案例,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地闡述技術資本化及其相關理論,語言清晰、形象生動,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文學院、教育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