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7:00,魅力人文系列講座報告會在中國科技大學東活五樓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孔子學院美方院長高青先生應邀作客中國科大,做題為《中華文化在海外——以孔子學院為例》的報告。人文學院分黨委書記潘正祥老師主持本次報告會。中國科大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郭勝利向主講嘉賓贈送紀念品。
講座中,高青先生首先從文化的概念引出本次報告會的主題——中華文化在海外。他認為文化作為一個族群所共有的價值觀、信仰、語言、宗教、思維方式、行為準則、風俗習慣、藝術審美等符號,不僅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國家國民之間區別的顯著標志,也越來越成為影響當今世界格局和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重要力量。因此,學習尤其是弘揚2000多年以來連綿不絕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提升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通過比較對比西方文化,高青先生突出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他說西方文化以英語為載體、以宗教文化為價值基礎、以個人主義為特征、以代議制和政教分離為現實表現等方面的特性,決定了西方文化體系內部不可避免呈現出包容性弱、排他性強和商業主義與不平等等諸多矛盾。同時他還清楚明白地闡述了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強、注重倫理道德以及“仁”、“和”等重要價值,這些都是西方文化所缺乏的價值基礎。西方文化在內部體系上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矛盾和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為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與推廣提供了契機。
最后高青先生也客觀地分析了在海外傳播中華文化所面臨的困難和阻力,主要體現在受到西方文化的排斥、缺乏媒體陣地(尤其是缺乏西方主流媒體對于中華文化的正面報道和宣傳);最為根本的擔憂還是來自于中華文化的自我迷失與混淆,即國人自己對于中華文化的信心。針對這些阻力他表示有阻力反而更能推動孔子學院的發展,作為目前唯一有效的中華文化推廣平臺,在海外迅猛發展起來的孔子學院的意義在于承擔建立友誼、合作共贏,促使其他國家更好的從情感上接受并理解中國,為中外教育界切磋交流互相促進等方面,能夠做出更多貢獻。
整場報告會案例豐富、生動深刻、氣氛高漲。對與會師生在現場的踴躍互動,主講嘉賓高青逐一解答,積極回應。
(人文學院、教育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