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魅力人文—興業講壇”系列講座2014年首場學術報告會在東活五樓國際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弘道書院院長、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姚中秋教授應邀做客我校,作題為《中國奇跡與中國文化復興》的精彩報告。人文學院分黨委書記潘正祥主持本次報告會,校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郭勝利代表主辦方向主講嘉賓贈送紀念品。
以“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是如何發生以及這個奇跡與中國文化是怎樣的關系”這一提問破題開篇,姚中秋教授首先激活大家對報告主題的興趣與思考。借助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的解釋,姚教授指出,這是獨立于計劃經濟體制之外的農村包產到戶、城市個體工商業、鄉鎮企業、經濟特區等“邊緣革命”共同推動著最近幾十年來中國的市場化和經濟增長。
姚教授進而指出這些“邊緣革命”幾乎都是最早出現于我國東部地區,絕非偶然,得益于這些地區的儒家文化的保存和傳承。文化支撐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文化豐富了當地民眾的精神世界,并導致當地民眾萌生改革的新思想。姚中秋認為,從中國歷史遺產和中國經濟地理看,財富的區域分布與儒家文化的繁榮有著高度重疊,文化在支撐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角色中,自古以來一直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學術講座中,姚教授還對儒家文化中的“君子”與“小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等,進行了新解讀。他最后總結道,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奇跡得以發生的基礎性條件之一,中國最近30多年來的經濟良性變化實乃中國文明之復興,其背后的支撐力量是儒家長期守護的中國價值觀。本場講座結束前,姚教授還提醒在座科大學子,要自覺弘揚我國傳統文化,文己之身就是中國文化的復興。
整場報告會案例豐富、語言生動、內容深刻、氣氛高漲。與會師生現場踴躍互動,主講嘉賓逐一解答,積極回應。
(人文學院、教育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