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魅力人文—興業講壇”系列講座學術報告會在東活五樓國際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臺灣元培科技大學朱榮智教授應邀做客我校,作題為《孔子仁愛思想現代意義新解》的精彩報告。人文學院分黨委書記潘正祥主持本次報告會,人文學院教授、中華文化大學堂創辦人劉仲林代表主辦方向主講嘉賓贈送紀念品。
報告會以朱榮智先生極具震撼力的開場白開始。他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一打就垮;如果沒有優秀的人文文化,則不打就垮。在科技發達、物質豐富的今天,人民群眾幸福度反而下降之現象,更是值得深思,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和學習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他說,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自身具有溫、良、恭、儉、讓、勤學、愛心、謙虛、宏偉抱負等優秀的人格特質;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愛”。“仁”系指做好人的規則和在人際關系中產生的人生價值,是大仁、大愛;它以“禮”為行為規范,以“孝悌”為根本,講求“敬心”。
面對當今社會上出現“有錢的窮人”與“窮的有錢人”等諸多之怪狀,朱榮智教授認為解決好物質基礎殷實而精神世界空虛的矛盾,汲取孔子仁愛思想的精華,對現代社會意義非凡。為此,他總結道:我們要堅持仁愛的基本人性,做到心中有愛,人生最美;感受愛與被愛,享受人生中愛之幸福;愛人要做到從自愛開始,從愛父母愛家庭開始,推而廣之,最后做到大愛無國界大愛無疆。針對目前孔子仁愛思想實踐層面薄弱的問題,他建議從三個方面著手改善:在家庭教育上,父母應做到身教大于言傳、樹立起良好榜樣;在學校教育中,銘記教材是工具,教學是手段,教育的本質在于生活;在社會教育層面,應積極發展社會各界力量及政府單位對于孔子思想的繼承與弘揚。最后,朱教授通過一組真實而又觸動人心的照片展示并呼吁,當前人們應該學習孔子之偉大,學習其大愛于心、大愛于行,求得安定的心靈,祈禱幸福的人生、安詳的社會。
朱榮智教授的報告語言精煉、言簡意賅、妙語連珠、名言警句迭出,讓人應接不暇。現場師生踴躍提問,主講嘉賓逐一解答,并為互動師生贈送了個人專著。
(人文學院、教育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