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復興論壇”系列報告會之三十三講在東活五樓國際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中央音樂學院著名教授王子初先生應邀作題為《尋找遠古音樂的足跡》的精彩報告。人文學院執行院長湯書昆主持本次報告會,中國科大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郭勝利向主講嘉賓贈送紀念品。
王教授首先從音樂史的神話時代說起,介紹了古人對音樂的認識,表明在口耳相傳或傳抄轉載的漫長歲月里,“音樂史”難免被不斷地加工,成為具有永久魅力的神話傳說。19世紀以前,由于缺乏現代科技手段的考證,人們大都把這些神話傳說看成為人類自己的信史。
接著,王教授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五四以來我國音樂考古的重大發現。他說,由于遠古音樂文獻的局限性,特別需要依靠現代考古學來發掘和填補空白。而我國考古工作者從地下發掘出大量音樂文物,的的確確在不斷豐富、充實和改寫中華古代音樂史。
王子初先生在講座中重點評介了我校人文學院教授張居中先生主持發掘的河南賈湖遺址的重大考古發現——“距今8300年”的賈湖骨笛。王教授強調指出,經過科學鑒定的賈湖骨笛清楚地彰顯出目前所見人類在新石器時代初期高度發達的音樂文明,反映出當時的賈湖人在音樂藝術的創造、發展和應用方面,遠遠走在世界的前面。根據他的研究,賈湖骨笛的發現,為世界音樂考古的重大事件,它改寫了人類的音樂藝術史,是古代中國對人類藝術最偉大的發明與貢獻。
講座行將結束前,王子初先生還介紹了三峽奉節石哨的發現。“奉節石哨”是一個14萬年以前人們制作的可以吹奏發聲的石哨,為目前所發現的人類最早的原始“吹奏樂器”。
聽完講座,與會者為我國擁有如此悠久、燦爛和領先世界的古代中華音樂史而自豪與感嘆!
(人文學院、教育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