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復興論壇”系列講座之35講在東區師生活動中心五樓國際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著名宗教領袖和佛教學者索達吉堪布應邀作題為《喧囂中的寧靜之道》的精彩報告。人文學院分黨委書記潘正祥主持本次報告會,中國科大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郭勝利代表舉辦方向主講嘉賓贈送紀念品。
講座伊始,索達吉堪布直入主題,指出現代社會發展迅速、物質生活非常豐富,但由于物質和心靈的不對稱,導致現代人普遍缺乏心靈快樂。如何做到“居于鬧市,一塵不染”、怎樣在喧囂之中尋求寧靜之道,保持心靈的平靜與寧靜,對于蕓蕓眾生非常重要。
接著索達吉堪布探索尋求寧靜之道的具體路徑。他說,在物質越來越豐富而人們內心卻越來越貧瘠、在網絡社交方式越來越繁多而人們內心卻越來越孤獨的今天,我們需要通過文化和心靈上的寧靜找到一個平衡點。對比東西方文化,各有優勢,我們需要綜合汲取借鑒。西方科技既造福人類、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但也給人類社會帶來恐慌與不安。而中國傳統文化則不僅僅能夠幫助我們發現物質世界的運動規律,還可以尋求到人們內心之痛苦和快樂的本源。他強調,我們既要重視西方文化中的科技知識的學習,更要重視東方文化中的倫理道德和信仰的塑造。
最后,索達吉堪布借用諸葛亮的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特別指出在喧囂的世界里,擁有健康、財富、名利、地位、智慧等等固然是幸運的,然而擁有一種寧靜的心態才是最為重要的。
索達吉堪布學識淵博,智慧深邃。“講課開示雖不持稿,卻引經據典、妙語連珠,不僅對佛教的教證公案如數家珍、朗朗上口”,而且對古今中外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知識信手拈來,為現場聽眾展示了大家風范。報告會精彩紛呈,現場座無虛席、掌聲不斷,最后在與會者的意猶未盡中圓滿結束。
索達吉堪布、四川人,著名宗教領袖和佛教學者,已經發表和出版的著作、譯作上百種、上千萬字,其中《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殘酷才是青春》、《幸好有煩惱》等多部著作為暢銷書。近年來,先后應邀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臺灣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海內外著名學府舉辦高水平專題講座。
(人文學院、教育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