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風和日麗。11月16日下午,在中科大東區的水上報告廳,中華文化大學堂舉辦第三十二次講學活動,來自本地的張俊生教授和來自深圳的鄒金潤先生分別主講的儒家和道家專題,隨后是中華文化藝術團的表演。全場內容豐富多彩,報告大廳掌聲陣陣。
安徽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張俊生教授主講的題目是“中華孝文化及其當代意義”。張教授從日本、新加坡、韓國、泰國受中華孝文化影響的事例談起,講了孝的含義、孝的演變、正本清源、中西互鑒、當代意義等五個問題。張教授引用莊子語錄,分析了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行孝六個層次。提出了當代行孝的三點主張:1、弘揚傳統,重孝愛國;2、尊重法律,平等和諧;3、崇尚科學,有所揚棄。
來自深圳育心經典文化傳播中心的鄒金潤是一名民間講師,主講的題目是“道家思想與養生”。講了道家思想看“生與死”、道家與養生的自然關聯、道家養生的真人生活等三個問題,聯系養生實際解讀了老子道法自然;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返璞歸真等觀點,回答了方同學等聽眾提出的問題。
中華文化藝術團合唱隊、樂隊由本校教師和學員組成,他們帶著飽滿的熱情、勤學苦練的成果,在由德國學成歸來的何衛東博士指揮下,演唱和演奏了“美麗的草原是我的家”“蘇堤漫步”等民族歌曲和樂曲,為大家奉獻了精彩的藝術“大餐”。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