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7點,“復興論壇”系列講座第39場學術報告會在東活五樓國際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經濟學家、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王福重教授應邀作題為《中國經濟的新形態和前景·兼談金融在其中的作用》的精彩報告。本次學術講座由我校理學院教授吳明衛先生主持。
講座伊始,王福重教授首先指出過去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應該歸功于改革開放。改革的實質就是民營化和自由化,用市場機制代替計劃機制。接著,王教授以“褲子換飛機”的比喻向現場聽眾形象地解釋了國際貿易的實質在于實現雙贏。
在談及中國經濟新常態時,王福重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第一,靠創新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結構升級在當前文化土壤下難以取得良好成效。第二,應該大力發展金融業而非制造業,金融市場亟待進一步的開放和完善。第三、在刺激消費無法取得明顯效果的情況下,刺激投資才是正確選擇,而就目前國情而言,房地產業的投資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最后,王福重教授認為未來若干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將趨于平穩。他強調,市場的精髓在于個人,在于尊重個人利益、充分調動個人的積極性。只有在此基礎上的深化改革,即進一步推進市場化、自由化,才是中國經濟創造新奇跡的途徑。
學術講座中,王福重博士還就科技創新、國家金融改革、貨幣發行等問題,表達了一家之言。王教授的學術講座獨特犀利,給與會聽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吸引我校師生與之展開坦率地交流。本次學術講座最后在熱烈的討論中落下帷幕。
(人文學院、教育基金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