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 伴著寒冬溫暖的陽光,隨著辭舊迎新的歡樂氣息,迎來了中華文化大學第三十三次講學活動暨迎新年文藝活動,科大師生和中華文化大學學員及愛好者近400人參加,水上報告廳爆滿。

陳怡教授作“天人之學”報告
首先,來自東南大學的知名人文素質教育專家陳怡教授首先為大家作了一場“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之學及其價值”的精彩報告。報告中,陳教授縱貫古今、引經據典,分別闡述儒、道、法家等的天人觀。宋代張載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表達了最高的天人關系。陳教授認為當今時代發展既要求人們懂科學,又要懂人文,正確認識人文同科學的關系,就能促進中國科研和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陳教授還回答了聽眾提出的問題。全場報以熱烈掌聲。
隨后,中國科大劉仲林教授應和陳教授觀點,強調“天人合一”對學修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天人之學”是中華文化最高、最重要的學問。大家在平時做好事、做善事的實踐基礎上,還要向更高的天人之境邁進。他引用法國文學家雨果的話說:地球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廣闊的是人的心靈。“為天地立心”,就是我們要有容納天地的大心境,天心人心融會為一心。如此,才能不被逆境和煩惱所困擾,在克服困難的探索中領悟中華文化大智慧。

民樂隊演出
接著,中華文化大學藝術團、中科大金秋藝術團,聯袂安徽樂樂女子長笛隊、育心中和教育、夢之緣舞蹈隊等,演出歡快登場。首先,民樂隊以《喜洋洋》等民族樂器演奏拉開了演出大幕。舞蹈《大辮子》歡快優美;小朋友背誦《大學》等,邊造型跳躍,活潑可愛;長笛《梁祝》等吹出了人們的歡樂幸福;舞蹈《窗花舞》等時而靈動輕巧、時而悠揚激昂,把聯歡會引向了第一個高潮。

童聲誦讀
你方唱罷我登場,《旗袍秀》優雅舒緩;越劇《十八相送》情真意切,令人蕩氣回腸;《馬背上的騎手》跳出了老年人的快樂幸福;熱烈歡快的《走進新時代》交誼舞更是讓人感受到青春的朝氣;六安路小學袁書慧小朋友的琵琶獨奏《霸王卸甲》技藝嫻熟,《漁家姑娘在海邊》等歌舞令人賞心悅目。

舞蹈荷花頌
舞蹈《荷花頌》絢麗多彩、美輪美奐,讓人如醉如癡,流連忘返,將整場活動推向了高潮。活動始終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大學堂學員和愛好者攜手同心,共創美好明天的精神。

會場一角

來自中科大地空學院大學生志愿者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